有人問道:“林老師你是怎麼想出,這麼完善的經營模式的啊?”
“呵呵,老師可沒這能力……你們這些孩子也太會說話了。”小林老師被逗得莞爾一笑。
“大型牧場可不是一個人能建立起來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大量的資金,以及先進的設備和管理方法等等,這些都是我外公傳下的。因為我本人的興趣不在于此,學習的專業和這方面無關,現在咩咩綜合牧場主要都是靠母親打理,我才是全家人裡隻等着吃喝玩樂的那個。”她謙虛地說道。
聽完小林老師的講述和朱莉小聲的補充,小隊一行人這才知道了牧場創立背後的故事。
幾十年前,月島為了扶持本土的鮮乳産業,派出一批留學生到某知名畜牧國學習相關經驗技術,希望他們學成後回家鄉開荒創業。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相當骨感。
由于月島地小,鮮奶和黃牛肉生産成本高,進口價格更是昂貴。以當時普通民衆的收入水平,根本消費不起、也不願意消費這類食品,市場低迷。導緻絕大部分新牧場的經營狀況都不好,持續虧損,不得不大片關閉,宣布失敗。
在這般行業前景灰暗的大形勢下,小林老師的外公卻沒有被擊垮。
他舍不得放棄自己辛苦創立下來的牧場,決定不顧同行的勸告,逆流而行。
憑借着過人的膽氣和眼力,外公不惜咬牙抵押上了所有值錢的家業,貸款收購了大量其他經營者低價抛售的土地,與自己的牧場合并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整改。
再購入國外先進設備,率先采用機械化模式,擴大生産,降低成本。同時大力投入宣傳,向民衆普及鮮奶制品的高營養價值,推動消費市場……經過這一套大膽的決策,當時的牧場竟如起死回生般,經營狀況逐漸好轉起來,在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
等到小林老師的母親接過家裡擔子。留學受到過國外觀光農業理念影響的她,大刀闊斧地對其父留下的牧場經營方式進行了改革。
高薪聘請外國知名設計師為牧場量身打造企業商标和宣傳語。又通過引進咩利羊、茸茸羊等牧場神奇寶貝作為招牌特色的一系列措施,将牧場由單一生産型産業,轉型為生産觀光一體的模式,并取得了相關登記許可證,成為了月島第一家綜合牧場。
……
在兩代人的努力下,咩咩綜合牧場發展至今,在生産、觀光、餐飲、住宿等領域越來越成熟,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還曾多次被用作電視劇的取景地。使得本地人一提起牧場,腦海中就會自動想到它。
小林老師在介紹自己家的創業史時,眼裡不無自豪。
“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真是不簡單啊。”姚真真聽了牧場跌宕起伏的發展曆程,覺得小林老師的外公和母親絕對都是相當有魄力的人物。
想不到眼前生機勃勃、遊客如梭的牧場背後,還有着這樣的故事……
其他的交流生們聽完,也都頗有感慨。
“小林老師,牧場裡是隻飼養了牛羊,以及咩利羊、茸茸羊、大奶罐等神奇寶貝嗎?”一名東北大學的女生問道。
“當然不是,除了牛羊以外,也有雞鴨、兔子、馬等動物,供遊客觀賞、喂食或是騎乘。神奇寶貝方面,還有肯……”林老師的話還沒有說完,地面突然傳來劇烈的震動和蹄響。
“哞——哞——”
黑壓壓,黃澄澄,一支巨大的肯泰羅大軍,正朝着這個方向——
轟隆隆、轟隆隆,地面塵土滾滾,奔騰進發而來。
“快看!那群肯泰羅朝我們這邊沖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