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寡……”
聽着這明晃晃近似打臉的數落,趙王氣得嘴唇顫抖,連一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了,同時心中也委屈的緊,他父王在世時都沒有這般訓斥過他!趙康平這個小小商賈竟然敢當朝罵寡人?!
群臣的表情也很不好看,畢竟趙康平這是無差别攻擊,君上出昏招,做臣子的不攔着,不也是昏臣嗎?
想起那後世長平紀念館中的屍骨坑,趙康平越說越氣憤,音量也越來越高,激憤地罵道:
“明明兩軍的差距就擺放在眼前,君上視而不見,衮衮諸公視而不見,妄圖靠着一個出身高貴的年輕将領就來大敗秦軍,你們在瞎做什麼白日夢呢?!”
“怎麼着,這天下還就你趙王與趙國臣子們聰明了?你們能把廉頗換趙括,人家秦王和秦國臣子們就不能把白起換王龁了?”
“白起換王龁”一出口廉頗瞬間驚得瞪大了眼睛,這些日子裡腦子中困惑不已的事情一下子就捋順了,不及他激動的張口,趙康平仍舊在火力滿滿的全力輸出:
“上黨郡的地理位置明明那般重要,秦軍隻要一占領此地越過太行山就直沖邯鄲!那地方處于戰略腹地,衮衮諸公不從上黨郡的重要位置來勸導君上,反而從‘貿然接受上黨郡會引來秦軍怒火’和‘接受上黨郡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兩種心理來做‘要不要占領’的決策,何等荒謬!”
“說不占”的趙豹和“說占領”的趙勝隻覺得臉上“啪啪啪”的被隔空打了倆巴掌,一張老臉瞬間變得滾燙了起來,其餘壓根沒有被趙王喊來宮中商量上黨郡之事的臣子們更是面面相觑。
趙王則是眼睛一亮,心中火氣瞬間減半,聽話隻願意聽一半,原來趙康平的意思是說“寡人接受上黨郡”的決策是正确的啊?!
“趙國既然選擇接受上黨郡為何三年前不立即就派老将軍廉頗帶着大軍去上黨郡駐守?偏偏等到秦軍攻占上黨接着東進長平之時才匆匆忙忙的令廉将軍去對抗秦軍,還真以為馮亭一句帶着城池和百姓們投靠趙國,上黨郡就真的并入趙國的版圖了?你們當人家老秦王是死的,還是覺得人家瞎了要暗暗吃下煮熟的鴨子到嘴飛了這個啞巴虧啊!”
趙王被此話狠狠噎住了。
“還有,既然選擇大膽的接受上黨郡了,趙國就應該有秦趙遲早會發生大戰的覺悟!那麼為什麼不早早做好戰争準備?明明知道國内每年的産糧量僅僅供夠國内人吃,為何不早早的向其餘國家買糧食做好戰前的糧草儲備?!”
“先生,寡人,寡人今早的議政重點就是要派使臣到齊國向齊國借糧了!”
趙王眼睛一亮終于找準時機插話道,身子也挺直了,像是自己做出了一件英明決策一樣。
哪成想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話趙康平簡直是氣笑了,史書上都寫了長平之戰時趙國向齊國借糧,人家齊國壓根不借的失敗結局了。
他扯了扯嘴角:
“君上以為自己是神仙嗎?全天下都得圍着你轉了?你說要借糧人家齊王就乖乖借給你糧食了?”
趙王蹙眉。
“秦國這些年奉行的政策一直都是國相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齊國位于最東方毗鄰海岸這麼多年來一直與秦國的關系不錯,齊湣王在位時更是與老秦王一同搞出個‘東帝’與‘西帝’,雖然這兩王很快就迫于形勢取消帝号了,但足以瞧出來齊秦兩國現在是戰略合作夥伴,眼下秦趙在長平開戰,齊國作壁上觀還不夠,人家憑什麼開口借給你趙國糧食呢?就憑着人家齊王建想得罪老秦王和你趙丹湊個哥倆好?”
又雙叒叕地被罵了可偏偏趙康平這話罵到點子上了,趙王也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今天上午琢磨出來派使臣去東邊齊國借糧食這事兒八成真的辦不成、行不通、會失敗啊!
趙丹雖然确實比不上他的祖父趙武靈王雄才大略,也比不上他父親趙惠文王知人善任,可他也有一個祖輩、父輩沒有的屬性,那就是明晃晃的——“大才收集癖”,主打一個大才收集起來能不能用?用不用得上?寡人通通不管!欸?反正寡人就是把大才們費盡心思出錢!出力!出地!的收集到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