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葉卿去了老城區的一家老字号當鋪。
随着時代的發展,這座城市裡,當鋪已經很少了。
這一家因為經營多年,在本地人中還是有一些知名度的。
葉卿進了當鋪。
意外的,裡面人還不少。
沒人說話,大家都很安靜,分散着坐的很開。幾乎每個人都帶了口罩。
店鋪裡,古樸的裝修、造型簡潔的紅木桌椅、雕刻着竹葉的屏風、欄杆後面隐秘的“櫃台”……一切都和電視中的老當鋪很像。
隻欄杆兩側,兩隻充滿現代感的白色落地空調顯得有些違和。
葉卿站在門口,在另一個和這裡顯得格格不入的取号機上取了号,坐下來耐心等了一會,便輪到自己。
在穿着現代的店員指引下,她走過回廊,繞過屏風,最終走進了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
高聳的木欄杆後面,一位看着就經驗豐富、穿着長衫的老人家正等在那裡。
“你好,我想當幾顆鑽石,死當。”
當看到葉卿像掏糖豆一樣,從兜裡掏出三顆完全沒有任何包裝的鑽石之後,原本表情放松的老師傅瞬間嚴肅起來。
他戴上手套和眼鏡,鄭重的從葉卿手裡接過鑽石,仔細查看起來。
越看越擔心。
無他,太漂亮了。
兩顆黃鑽,一顆粉鑽,顆顆顔色純粹,透度極高,且克數還不小。
三顆,都屬極品。
一般人可拿不出這東西。
老師傅警惕的看了葉卿一眼。
葉卿笑了:“這是我家祖先偶然得到的。您看,連切割都沒有過。”
未經雕琢過的原石,的确是最“幹淨”的“貨”。
在她的描述裡,因為自己生了病,不得不将祖傳的寶貝當了看病。
為了取信于人,她還打開了中心醫院的APP,給對方看自己的病例。
一切都是真的,她隻是模糊了焦點。
在她們交談的時候,候在一旁的大徒弟已經機靈的請來了另一位專門鑒定寶石的專家。
确認這些鑽石沒問題之後,專家和老師傅點了點頭。
當看到葉卿的病例,了解情況之後,老人家不由目露同情。
但身在當鋪,各種情況見的多了。
同情歸同情,生意還是要照做。
既然是當鋪,即便是死當,價錢也比市面上要低非常多。說是超級打折也不為過。
三顆極品鑽石,最終打包價135萬。如果拿到拍賣會,這裡随便一顆都有這個價格。
就這,還是老師傅“酌情”的結果。
雙方定了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買賣便算是成了。
确認後,資金直接打到葉卿的賬戶上。秒到賬。
當葉卿一個人從另一個門走出當鋪時,整個過程隻花了不到一小時。
葉卿要的就是這份便捷。
以及,隐秘。
離開當鋪,葉卿去到租車行,租了一輛小貨車。
先開車去家居建材中心,定了一批簡易貨架。
架子是最普通的鋁合金材質,主打一個便宜耐用。
從倉庫拿出來的貨架都是沒有組裝的零件,這樣不占空間。
葉卿讓人直接把東西往車廂裡裝,能裝多少就買多少。
店家一聽,還有這種買貨方式?當場叫來兩個年輕的店員,三個人一起往車廂裡搬貨。
幾人發揮出了魯班拼七巧闆一般的聰明才智,把個本就不算小的車廂塞了個密不透風。
征得葉卿的同意,最後甚至還在車廂上面綁了一層貨架。
葉卿滿意的付錢走人,最後在郊外無人的地方收了這一大批貨架。
接着,她便開車去了本市最出名的一條美食街:西華街。
用本地人的話講,隻要來到西華街,閉着眼睛選都好吃。
這幾天和獸人們接觸,葉卿發現大家對美食的喜愛頗深。打算多進一些吃的帶回去。
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上午十點半,上班族大軍還沒午休。
各家餐館都在忙碌的洗菜備菜。
葉卿把車停在附近的停車場,步行過去。
也不用選,直接從第一家店開始進。
先詢問店家有沒有環保飯盒。
如果有,就直接下單。
有那機靈的店家,會直接去隔壁勻一些環保飯盒過來。
挑着招牌菜,和她喜歡的,每樣五十份起訂。下單交錢,約好出貨時間,一刻不歇的向下一家走去。
葉卿一路走過來,各家館子愈加忙碌起來。
大師傅吆喝着幫廚們切菜打下手的聲音此起彼伏。
西華街全長一千多米,各種菜系的大小餐館節次比鱗。
除掉部分她本身并不太喜愛的菜系和少數無法接單的店家,大多數餐館都被她下了單。
等她終于走完一遍,第一家已經打電話叫她取餐好久了。
葉卿回去開了車,把貨車停到餐廳門口,讓店員把打包好的餐盒放進車廂裡。
她已經和店家說好不要塑料袋,店員直接把一個個餐盒整齊的碼放在一起。連餐具也配的可降解的環保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