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王石頭和林婆婆商量。
“不要急,先跟底下人打好關系。”林婆婆說,“多少大人物出事,都是敗在小處。”
林婆婆親自培養出了個出色的兒子,本人也極有成算。
可憐她那慘死的孫女啊……
她老婆子就算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給孫女兒報仇!
“不要急,我們多尋摸尋摸,把刀磨利,總有機會。”
王石頭沉默點頭。
打定主意,他就每天耐下心應付蠻族,一邊琢磨如何下手。
時間久了,也有人看出了他們的打算。
于是,第一個半夜的敲門聲出現了……
他們的隊伍逐漸壯大,直至全部聯結。
活下來的人,并非膽小。而是都潛伏了下來,伺機反撲。
海參崴人,沒有孬人!
有人加入了碼頭的抗包隊,留意往來貨物;
有人趁着掃大街,摸索城内兵防;
有人借着上山砍柴,在山裡采集出冬的汁液(劇毒);
有人借着收垃圾,記錄城中每一戶鬼子的情況;
還有手藝好的嬸子,混進了大官家裡當廚娘……
他們因此改變了策略,打算先毒死一批,再殺一批。
結果,沒等他們開始行動,就先等來了親人的救援!
王石頭是在碼頭旁邊的小樹林發現的王洋。
他當時是去那兒撒尿,走的遠了些。
剛辦完事,一擡頭,就看到了王洋。對方身上那一身熟悉的裝束讓他眼睛發熱。
“别動!”
被刀指着脖子,王石頭卻裂開嘴笑了。
“兄弟,你們可來了。”他邊笑邊流眼淚。“你們咋才來啊!”
………………
此時,救援部隊已經在雙子山腳下集結完畢。
借着森林的掩護,和海參崴遙遙相對。
幾位村長面前,正擺着一張大大的城防圖。
正是王石頭他們之前辛苦搜集的。
上面詳細的記錄了每個地方布防的人數和換防時間。
還畫出了蠻族在城内的據點。
前文說過,整個海參崴是個葫蘆型。
葫蘆口沖着雙子山,是北門。
整個葫蘆身子周邊圍繞着山脈丘陵,以此為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則是厚厚的城牆。
蠻族在城牆上放了一隻百人小隊,每日在上面交替巡邏。
此外,還有一個東南門,正對着碼頭。
碼頭那邊全線靠水,隻東面有一片極小的樹林。
想摸過去一兩個人容易,大部隊根本上不去。
想要靠近碼頭,要麼從水上走,要麼就得從西、北兩個門繞進去。
蠻族直接把城門關了,又在西、北兩門各放了50人,自覺已然萬無一失。
城内巡邏的人兵力反倒不多,主要就在左中右三條主幹道上巡邏。剩下的零散兵力則在碼頭布防。
大多數的蠻族,平日裡都隻在城中享樂。
在他們的印象中,朝廷的軍隊起碼得年後才來。
等到朝廷大兵壓境,他們早就撒丫子跑了。
老村長作為本次行動的總指揮,開始布置任務。
“老李,你們村兒從山這邊摸過去,”他的手在地圖上描繪着方向:“帶上炸藥,在東邊城牆上破開個口子,直攻碼頭。控制住碼頭的局面,小心水面上的動靜。”
李家村的村長:“中。”
“王家村兒和杜家村去西邊,打開西門之後,負責城南的清理工作。我們剩下兩個村就負責北城。”
“最遠的老李到地方之後發信号,大夥兒看到信号之後就一起進攻。”
“好。”
“祝君一切順利!”
……
任務分配完畢,幾個村長帶隊去了各自的位置。
黑鬼的據點就在北城,因此北城的清理任務要重一些。
但是他們得了葉卿的那些新奇的武器,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
老村長:“栓子帶火炮隊破開城門,狗子帶人去滅了蠻族的兵營,别可惜炸彈,見人就丢,務必把裡面的人都給炸咯。剛子負責東面城牆。王洋負責西面城牆。剩下的人和我一起,拿上槍,殺光城裡蠻子們!”
“得令!”
……
是夜,月朗星稀。
月亮把海參崴照的透亮。
蠻族們在兵營中喝酒吃肉。此刻已經各自東倒西歪的睡死了。
隻負責守衛的幾個人無精打采的在城中各處。
突然,天空中竄起一道亮光。
接着城中四處響起連綿的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