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
嬴政目光“不經意間”掃過李斯。
【本段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沒錯,還是我們的老朋友司馬遷。】
嬴棠呱唧呱唧鼓起掌。
于是司馬遷又一次成了所有人的焦點。他以袖掩面,權當自己不存在。
【這段是胡亥登基以後,趙高勸他的話,大抵的意思就是說:陛下啊,雖然扶蘇和蒙恬都死了,但是朝裡還有不少活人呢,要不我們淺淺地血洗一下吧。】
秦朝衆人:“……”
【開玩笑的,其實他的意思是說,現在朝中大臣和諸位公子對他的正統性還存在疑慮,因為不管是從禮法還是受重用程度,或者是才能,都不應該是胡亥繼位,當時始皇帝身邊也隻有趙高、李斯和胡亥三個人,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沆瀣一氣呢?所以,首當其沖的,就是諸公子。因為他們每個人,對胡亥而言,都是威脅。】
被點名的李斯驚愕地擡起頭:“我?!”
由于此前早已有了猜測,嬴政沒有多意外。
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當時,秦始皇巡遊,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随行,當時公子扶蘇因為屢次犯顔直谏,而被派到上郡去監督軍隊,蒙恬任将軍。而胡亥之前表示自己想要一起去巡遊,秦始皇答應了。後秦始皇病情加重,病逝于沙丘行宮,并留下遺诏,令扶蘇盡快趕回鹹陽城主持大局。書信和印玺都在趙高手裡,當時他的身邊也沒有别人,所以死訊隻有趙高,李斯,胡亥和幾個宦官知道。】①
“不對吧,”有人提出質疑,“陛下身邊怎麼可能隻帶兩個近臣,至少會讓會讓蒙上卿跟着啊。”
其他人連連點頭。
【問得好,當時蒙毅被派出去禱告山川神靈去了。】
秦朝衆人哽住了。
幾個上了年紀的老臣更是險些撅過去。
嬴政揉了揉眉心:“傳疾醫。”
片刻後疾醫來了,行了禮,見嬴政正蹙着眉以手覆額,還時不時地做深呼吸,便問:“陛下,您是頭痛嗎?”
嬴政揮揮手:“朕是叫你們給丞相他們看看。”
開兩副藥,老人家經不起這接二連三的重度打擊。
看不出來您還挺尊老呢!
疾醫立即領了旨去給王绾等人把脈,又從随身攜帶的藥箱裡面取出一瓶藥分别倒了幾顆給幾位老臣:“呼吸不上來的時候吃一顆就行了。”
“那若是還沒來得及吃就不行了呢?”
“那您還是含在嘴裡吧。”
老臣們默默采納了疾醫的意見,打定了主意接下來就好好含着藥,一句話都不說。
“還有一點,”這次提出異議的是蒙毅,“陛下于李廷尉有知遇之恩,李廷尉當時又已經位極人臣,趙高和胡亥,一個是中車府令,一個是沒有實權和勢力的公子,又憑什麼去說服他,讓他站在他們那一邊?”
這個問題不需要嬴棠回答,幾個當事人自己就能想明白。
“大抵是因為,扶蘇公子與我的理念不合,縱使他仁愛寬和,不會為難我,我也不甘心就此退場,更不甘心多年心血付諸東流。”李斯說這話的時候,看都沒看扶蘇一眼。
事已至此,再多狡辯都是無力的,嬴棠犯不着去編這麼段話誣陷他。何況代入未來他那個視角,做出這事也符合情理。
他現在已經有一個女兒嫁入皇家了,前些日子,嬴政又許了他長子李由和公主的婚事,這已經是極大的榮寵了,日後他官至丞相,家族隻會比現在更加昌盛,在那種情況下,他要能甘心就此隐退,才奇怪呢。
扶蘇張張口,想說些什麼,但到底沒找到合适的話語。
那邊劉徹急得抓心撓肝:“怎麼不像剛才那樣分好幾個幕,朕還想看秦始皇的反應呢,光聽他講也太沒意思了。”
您是非要把其他位面的人都得罪一遍才肯罷休嗎?
衆臣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
“陛下,他們畢竟是一家人,若是秦始皇要他想個主意讓你們碰上面……”還是丞相李蔡站了出來。他這次吸取了之前那人的教訓,仿着衛青之前的路子,委婉提醒劉徹。
劉徹絲毫不憚:“他秦始皇座下固然有王翦、李信等名将,可我大漢也不比他們差,真有事,難道仲卿和去病會不站出來護駕?”要是他和秦始皇單挑,就更不用怕了,畢竟秦始皇也沒上過戰場,他們兩人比起劍術武力應該不分伯仲。
一說這,霍去病可就來勁兒了:“臣也很想看看,秦時名将的風采呢。”要是能切磋切磋,就更好了。
嬴棠關了其他位面的音頻權限,自然是聽不到劉徹他們那邊的動靜的。他聽了李斯的話後連連點頭,贊許道:
【果然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李斯最開始,對趙高的提議,是拒絕的。但趙高向他問了這麼幾個問題:和蒙恬相比,誰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更謀略深遠而不失誤?天下百姓更擁戴誰?與長子扶蘇的關系誰更好?】②
扶蘇:“……”
李斯:“……”這幾個問題,紮心了。
難怪曆史上那個他會冒着遺臭萬年的風險去篡改遺诏呢。
蒙恬:“……還有我的事?”
【不然幹嘛連您一起賜死了啊?】
蒙恬按住了自己的心口。
疾醫适時地走上去,将剛才的藥瓶取出奉上:“蒙将軍,您需要嗎?”
蒙恬擺擺手:“某征戰沙場多年,生死邊緣上走的人,這等沖擊有何禁受不住的?”區區死亡……
【其實到這裡,李斯還是沒有動搖,并且讓趙高安守本分。】
他這最後一句話沒能說服任何人。
就是李斯自己,都長長歎了一口氣:“如果我真的不為所動,早就讓人把趙高拖出去關押起來了,不會隻是一句不溫不火的口頭提醒。”
嬴政依舊不置一詞。
【于是三人篡改了始皇帝的旨意,以“不孝”的罪名令扶蘇自殺,又說蒙恬沒有盡勸谏之責,命他同死。】
“我才不會信這種話!”蒙恬跟随秦始皇多年,對于他是什麼樣的人還是有一個具體的了解的,他的陛下絕不是那種沒事找事的人,更不會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去殺他們。
【你确實是沒信。】
【扶蘇信了。】
蒙恬轉向疾醫:“要不您還是給我來幾顆吧。”好像呼吸有點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