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決定身體耐力,更決定了功法可以施展出的威力,還能加強身體的自我保護。
外功則是指身體的強度、耐力、身法、招式等,無論天資好壞,外功都是需要下功夫去練的。
每種武功功法的外功和内功修煉方式都不同,好的功法能讓二者相輔相成,差的功法則隻能偏重一面。若是瞎學,還有可能反噬自身,毀壞身體。
除了受功法影響外,還有不少内功深厚,而外功不足者。是由于對内力的悟性好或者柔體資質好,但對外功的悟性差或根骨資質差,又或是不願刻苦練習導緻的。
不過,這種人也不用愁生存,因為有一種工作需要他們——蒸發工,蒸發工便是用内力幫人蒸幹頭發的工作,這種工作在春秋冬都很被人需要。另外,天分可以但體格弱的、身體有殘缺的或年長了想回歸簡單生活的,這些人通常也都會選擇這門行業。
而武學老師,可以讓人少走彎路,經過好的武學老師點撥,對功法的理解也能更加通透,在武術一途上也能走得更遠。
全民都會武,反倒算是全民不會武了,平時人們說起的“不會武功”指的便是那些隻會基礎的人,而比隻會基礎的人厲害上一兩分的人才能稱為“會武功”。
在“會武功”裡,雙方對戰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武功高低也無法細緻劃分,但按照從低到高也被粗略分為四等:
撂人之功,指可以把“不會武功”者撂倒的三腳貓功夫。
劈石之功,指可劈開長寬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頭。
碎石之功,指可把長寬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頭震碎數塊。
化粉之功,指可把長寬高皆在三尺以上的石頭打為齑粉,這才算是高手。
比高手厲害些的是超高手,極其厲害的稱為絕頂高手。
在每一個等級之中,又有普通、大、近之分。比如高手,武功從低到高,分為普通高手、大高手、近超高手。
能達到這些等級的,并不代表在同等級之内都是平手。比如,化粉的是三尺的石頭,還是三尺的石頭,以及石頭的硬度等,都是有差距的。
決定武功強弱的因素有很多。外功招式領悟不了或沒有條件學習的,對内功與外功的結合領悟不深的,對内功與外功的運用不善等等原因,都會導緻武功弱。
外功與内功共同決定了輕功的強弱,即武功決定了輕功的強弱,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武功弱的人,是有可能練就一身好輕功的。因為外功不僅指招式,内功也不僅隻有與外功結合的方向。有人專攻輕功,重練輕功這一項,他的外功和内功都為輕功而練。
但常說的“内功深厚”,卻必然是指武功輕功皆出色的人。即武功高的人一定輕功高,但輕功高的人不一定武功高。
而輕功的高低主要體現人于高處來去的自如和隐匿程度,其次是速度的快慢。
武功強弱有很多因素影響,因此隻粗略分級,但輕功高低卻是可以根據速度較為清晰地判斷。輕功高低分為一到十級,以速度論:
一至三級以八至十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到十二至十四公裡每時,可持續一小時,而後降到六至九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四、五級以十四至十五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十八至十九公裡每時,可持續一小時,而後降到九至十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六級以十七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一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而後降到十一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七級以十九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三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而後降到十二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八級以二十一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五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而後降到十三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九級以二十四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二十八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而後降到十五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十級以二十七公裡每時的速度可持續四小時;沖刺之下可提高至三十一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而後降到十六公裡每時,可持續兩小時。
高手的輕功一般在六至八級,超高手的輕功一般在八、九級,絕頂高手的輕功則是九、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