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是所有流内官及貴族的子女都可以随意入學,隻有嫡出的才有資格,庶出的需要參加入學考試,通過者隻有四成。
教學制度不是很嚴格。考勤不看重,上課和學習比較随意。但非常注重考試,用考試的方法督促自主學習。
考試有兩種,季考,即春夏秋冬各一次;歲試,即一年一次。
每年的這五次考試,采積分制,每次考試合格積一分,優秀積兩分,特優積三分。積分每三年将會清零。
學生積分達四十四分且滿十八周歲者,可以直接授官而不用參加科舉。
連續三年考試皆不合格,積分為零者勒令退學且無科舉資格,亦無到其它學校學習的資格。
自入學起,學習年限為九年。
不滿九年但積分達二十分者可以參加文或武科舉正試,科舉取得正榜貢士身份的則可被批畢業;若科舉落榜,也可以再入學。
學滿九年且積分達十五分可被批畢業,有畢業證,但其上不書優秀還是合格,隻書積分數值。積分不足十五分者無法取得畢業證,可以繼續學或退學。同樣,積分數值二十以上者才可以去參加科舉正試。
東右學校的入學年齡是十二歲,孟淮妴四年前便需要去,家裡的庶出也都參加了入學考試,沒通過或者沒打算入東右學校的也去了其它官學。
但流内官的子女,入東右學校是最好的學途,如孟淮妴這般始終請老師到府教導的私學路子,并不被人推崇。
雖然孟淮妴的授課老師,個個都言她極為聰慧,但據百姓所知,孟淮妴的這些老師,都是每日午正二刻之後才去相府授課。這在外人看來,是孟淮妴貪圖享樂,仗着腦袋聰明就不努力,聰慧又如何,是個大懶鬼,便注定幹不成什麼事。
事實上,每日六時,即卯正時分,孟淮妴便起身刷牙潔面,吃早膳,之後開始接受沈醉的教導,有時沈醉不必如此早起,孟淮妴隻需要按照他前一日布下的訓練方式學習便可。
但這些,外人都是不知道的。孟淮妴接受沈醉教導時,雲山院的下人都不被允許在院中。
沈醉在丞相府的身份是孟淮妴的武學老師,孟倚故吳顔夫妻及外人都隻知其是大超高手。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在孟淮妴和孟倚故的有意傳播之下,外人都認為沈醉之所以能夠成為孟淮妴的武學老師,全因孟淮妴這姑娘自小便喜歡好看的人,便是武學老師也不接受相貌普通的人。
為此,孟倚故給孟淮妴請的其它老師,也都是挑了最好看的。——除了做障眼法之外,也不算完全虛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于一切活物死物,孟淮妴也确實隻要最好和最好看的。
正是因此,在外人看來,沈醉這個師父,和孟淮妴美麗華貴的衣裳、珍稀好看的折扇沒有區别。
好看能當飯吃嗎?
外人都對此很是鄙夷,心想着堂堂丞相府嫡出小姐,竟然找了這麼個貨色當老師,導緻孟淮妴如今的武功如此尋常。
一想到孟淮妴這個懶鬼放着最好的東右學校不入,浪費大好光陰,浪費聰明的腦袋,白長了好皮囊,百姓就很是怒其不争。
至于孟淮清,這個丞相府的嫡出少爺,有武林盟主的兒子做師父,卻隻有近高手的武功;倒是去了東右學校的,可卻是踩着合格線十五分畢業的!
真是草包一個!
曾經才女榜第二的吳顔為母,十八歲中了狀元的孟丞相為父,武林盟組的兒子為師,再加上東右學校那麼好的教育環境,孟淮清還能如此扶不上牆,真乃浪費資源!
對于這二人,可惜者有,嘲諷者衆。
孟淮清畢業沒幾個月,已惹是生非讓孟丞相關了三次禁閉,更是為嘲諷者增添了“籌碼”。
這一切,于孟丞相而言,都是不錯的“名聲”。
孟淮清每次出門,都要努力為他爹的“名聲”添磚加瓦,而孟淮妴則努力收着點,防止加多了瓦。
“唉!這些愚人就知道說爹娘的光榮事迹,他們是看不到你我二人在相府内生活得是多麼無趣!其它弟妹們還有姨太寵愛,你我的爹娘卻都不熱情,兩個人隻顧着自己的事業,對子女嚴肅又疏離,哪有這樣當爹娘的!我明明可以滿分畢業的,還得為了爹的仕途裝草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