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插曲之後,雖然很難為情,但她和撫子的距離一下拉近了許多。
這就是被逗弄的回報嗎?
那她可以。
花滿衣維持着對外人設,腼腆、弱氣又不忍拒絕大家的熱情,被包圍的狠了就可憐兮兮去找藤咲撫子避難。
藤咲撫子非常溫柔地接受逃跑的小兔子,因為是女孩子,三人小團體很容易就接受這個“身體不好、性格軟甜”的小可愛。
高端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形态出現,這一招花滿衣記得很好,誤打誤撞勉強計劃成功。
花滿衣如願加入藤咲撫子的社交圈。
感動死了,家人們,嗚嗚嗚。
适當的示弱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但如果一直示弱很容易給人造成“不可靠”的花瓶印象。
“哇,好可愛,小衣畫畫好厲害!”
課間,女孩子們拿着花滿衣塗鴉的Q版小人,開心地手舞足蹈。
“畫的是我們呢。”
藤咲撫子也拿着花滿衣廚力滿滿的畫作,心裡很是高興。
紙面上,靛色長發的女孩坐在圓滾滾的青色史萊姆上,風吹起她的馬尾,琥珀色的眼眸盛滿春風般的溫柔,青色的靈動蝴蝶圍繞在她身邊,一襲風色裙裝更顯可愛嬌俏。
構圖、畫面乃她特别設計,比起另兩人精緻了不知多少。
藤咲撫子眸中帶笑,“謝謝你,小衣。”
“大家喜歡就好。”花滿衣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很好,畫畫作戰大成功!
當花滿衣真心想要和誰打好關系的時候,那麼她一定是最熱情、最貼心、最讨人喜歡的小姑娘。
上輩子的夥伴們可以現身說法。
花滿衣讨厭的是吵鬧又胡攪蠻纏的熊孩子,誰都不會讨厭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吧?
幸好藤咲撫子和他的兩個小夥伴屬于後面一類,讓她松了好大一口氣。
課間漫無邊際的談天說地,午休共進午餐吐槽課業與生活,放學後一起去照顧校舍後的兔子先生。
一個有意融入,一方溫柔熱情,小孩子的友誼就這麼迅速升溫。
花滿衣:霓虹貴族學園的小學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啊。
體育課翻單杠、美術課畫肖像、手工課做紙燈、家政課烤餅幹,課程豐富多樣;國語課課後作業是觀察日記、生活課學期作業是養番茄、實踐作業是将來夢想職業的調查。
從全面發展來說挺全面,但卷國出身的娃懷疑他們文化知識跟得上嗎?
不,霓虹以前就是太卷被迫改革成現在這樣,導緻一般學生對學習不重視不上心。
學校教育放松,種花初中的知識霓虹高中教,高中的知識大學學……想要上要求嚴苛的大學,莘莘學子就得放學後報補習班自主加課,不然就隻能開開心心玩到高中畢業出去工作。
可都入讀聖夜學園這種貴族學園,這裡的孩子肯定是不愁前路。想想原著主角團和她們的同學們,哪個不是小康往上?
霓虹小學入學甚至要家庭調研、筆試、家長孩子雙面試……美名其曰大家條件都挺好,差距過大怕給孩子造成心裡落差。
算了,别想了,花滿衣打開水龍頭用灑水壺接水,這裡可是二次元子供番的世界,找什麼現實邏輯呢。
“小衣?”
聽見溫柔的呼喚,花滿衣笑容滿滿回頭,“撫子。”
“叫了你好久,小衣又在發呆?”藤咲撫子無奈走近。
花滿衣小臉一紅,“抱歉。”這就是思維容易發散的壞處吧。
“要多注意身邊啊,上次小衣差點不小心摔倒。”藤咲撫子将水壺放在水龍頭下,擰開旋鈕。
“……如果是身體不舒服的話,要及時和我們說呀。”藤咲撫子擔心地看着她。
“我沒事的啦,謝謝撫子。”花滿衣哈哈笑道,連忙擺手。
雖然一周隻兩天來上課,但我真的身體倍棒,都是楓原家不做人,課程排太滿了!
這麼一看當聖夜學園一年級不要太幸福。
顯然這個說法不能讓藤咲撫子接受,他欲言又止,最後什麼也沒說。
花滿衣能看出來他想說什麼。
唉,早知道就不用“身體原因”當借口了,總覺得被當成了瓷娃娃。
“沖呀沖呀,距離上課時間還有三分鐘!”
“馬赫2,馬赫3!蕪湖——”
毛毛躁躁的男孩子從她們身側跑了過去,一邊喊一邊撒歡,這個年紀的男孩子貓嫌狗厭,精力總是過于旺盛。
真是的,花滿衣半月眼,就是因為這樣她才不喜歡小孩……
花滿衣收回目光,沉默追随他們身影的藤咲撫子映入眼簾。
啊。
花滿衣福靈心至。
面前這個穿着女孩制服,比女孩更惹人憐愛的孩子,也是貨真價實的男孩子來着。
關掉水龍頭的手陡然用力。
藤咲家乃日舞世家,為了貼近女子姿态,家族傳統男孩女養,這一代的獨子藤咲凪彥同樣為了修行女型舞蹈,自小被當成女孩子養育,化名藤咲撫子入學。
他被要求以女孩儀态待人接物,平時也要與女孩子們一同度過校園生活,親身體會作為女孩子的生活,理解女孩子複雜纖細的心。
但他本質上還是個男孩子。
名為藤咲凪彥,溫柔堅強的男孩子。
花滿衣胸口有些悶。
雖然某種程度上他們是一類人:一個女孩男養,一個男孩女養,可并不是這樣的。
她兩世為人,性格與成長已經定性,當男孩子也沒什麼大不了,倒不如說光明正大謀求權利,體驗另一種性别的樂趣正和她意。
可藤咲凪彥還處于成長期,自小壓抑自己的情緒,束縛心靈的渴望。
不能肆意奔跑、不能全力跳躍、一舉一動要優雅端莊,所有發揮必須在“女孩子的範圍”,不能做出不“女孩子”的舉動。
對這個孩子來說是否太過殘忍呢?
“小衣?”
沒關系的。
花滿衣擡起頭面色不變。
“沒事,隻是在想今天放學後又隻能等下一周才能見到撫子,有點難過。”
如果是你的話一定會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