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沈文彥起來去到餐桌旁吃早飯時,并沒有看到沈父在,沈文彥端着碗喝了口粥,有點兒疑惑。
“娘,爹呢,他還沒起來嗎?”沈文彥想到昨晚在晚飯後,沈父接着去書房準備公務上的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休息的,所以今天沒能起得來吃早飯嗎?
“你爹說近日衙門的事情比較多,得過段時間才輕省些,他今早吃了飯早就出門了。”沈母見沈文彥喝完了一小碗肉粥,趕緊又給他盛了一碗,讓他就着點心多吃點兒。
沈文彥吃完碗裡的飯菜,拒絕了沈母還要再添一碗的要求,看着他确實差不多了,沈文彥帶上沈母讓廚房為他準備好的餐食,給娘和姐姐打了個招呼,帶上随從小山趕緊出了門。
等沈文彥到了學堂的時候,大家也差不多都在了,沈文彥剛坐下,就看到宋小胖也趕了過來,身邊的下人果然帶着一大堆吃的。
今日陳子慧和陳子顧兩位師兄并不和他們一塊兒去,夫子是為了正準備下月府試的蔣秀楓和周元毅二人,才決定要外出授課的,帶上沈文彥和宋小胖也是因為他倆之後也要參加童生試。
梁夫子看着幾位學生已經都到了之後,便帶着大家開始出發去往城外,因着沈文彥和宋容寬年紀小,家裡人準備的東西也都讓侍從帶上跟着一塊兒去。
今日是跟着夫子去城郊外的柳灣村,距離并不遙遠,聽說村邊有個秀麗的小山谷,是臨陽縣人們春遊踏青的好去處。
這天兒的天氣也還不錯,看着并沒有大雨的樣子,若是有雨,也帶了油紙傘,正好體會這小雨潤如酥的感覺。
沈文彥幾人一塊兒坐在夫子家準備的馬車上,從臨陽縣富貴人家居住的地方,一路經過人聲鼎沸的街市,聽着外邊越來越熱鬧的聲音,他忍不住伸出腦袋向外看去。
這幾年因為年紀小,并未怎麼見過外邊兒的樣子,更不要說那些城外的村莊農家了。現在看着這縣城的街道也是十分的好奇。
臨陽縣倒也是十分熱鬧,外邊兒人來人往,街邊除了店鋪營着業,路邊兒還有做着小生意的人,除了小吃食,賣筆墨,書畫,車具,木具等各種雜貨。
不過可能臨陽縣是個縣轄的地方,比不上記憶裡在青州和濱州城路過時看到的街景。
也更比不上自己上輩子,在博物館看到過的,那描繪北宋王朝東京汴梁都城的繁華的《清明上河圖》的畫卷,那可是北宋商業最繁華熱鬧的地方,看到那畫中的場景,确實能感受到所謂的:“恍然入汴京,置身流水遊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
而面前這種場景,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讓自己這種身處畫卷中的感受,多了許多的真實感。
“城外的柳灣村便是學生陋室所在,我們去往秀山谷時便會路過柳灣村,學生從小就在這裡長大,若是有一會兒有閑暇的時間,可去我家小坐一會兒。”
蔣秀楓拱手向幾位同窗和梁夫子說到。他也才十一二歲的年紀,整個人十分的彬彬有禮。
“好哇,好哇,我隻去過文彥家,還沒去你家玩過呢。”宋容寬十分興奮,對他來說這就是出來遊玩踏青。
“原來蔣兄是住在這裡的呀,若是有機會定去拜訪。”周元毅也拱手回道。
沈文彥沒注意到他們的交談,隻靜靜的看着窗外。從熱鬧的街市離開後,出了城門便沒有那麼多人了,隻在路上有些早上進城的百姓,正帶着家人孩子一塊兒走着,有的趕着牛車,有的挎着籃子。
這出城後的路好像都是人日複一日的走出來的,并沒有過多的修繕,他們乘坐的馬車走在上面比之前在城中颠簸了許多。
道路上倒是也有不少人和他們一樣是去郊外遊玩的,在行駛了一小段路程後,終于見着了柳灣村的樣子,這個時候該是春耕大忙的時候。
看着田裡的農人們好像正在辛勤的勞作,遠遠瞧去這田間地頭并沒有多少綠色,也沒有很多的耕種的迹象,
距離還比較遙遠,沈文彥有些看不清楚,但是這看着實在不太像在播種耕地的樣子,他撐起身子,努力向外望去。
梁夫子看到他的舉動,忍不住問道:“怎麼了,文彥,可是好奇農人耕地播種的樣子?”以為他是小孩子沒見識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