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殿下可知菽的數量幾何?”顧清晏沒有安慰他,反倒是問了另一個問題。
“很多嗎?”南枝确實不太了解。
“不少,這東西好長,不太挑地,不管南北都有,再加上此物有改善農田功效,因此不喜歡的,百姓也會每年種一些。”顧清晏大緻講了一下關于菽的情況。
南枝一怔,這意思是産量不夠數量來湊?
即使不靠數量,等他拿出大豆種子,質量也會跟着上漲,出油量自然會更大。
因此能夠試驗成功就非常了不起了。
成功榨出油,發掘出菽的一種用法,南枝心滿意足的陷入夢鄉,同時也期待第二天能不能做出豆腐。
南枝将泡好的菽撈出來,用磨盤磨成漿,然後找了塊幹淨紗布當做過濾,然後将生豆漿放到竈上煮開。
就像煮牛奶一般,大夏也沒什麼機械殺菌條件,隻能用原始方法高溫加熱來殺菌。
豆漿的沸點和牛奶一樣都不是100°C,而是九十幾攝氏度就會沸騰,所以南枝也不清楚應當煮到什麼程度,隻能盡量多煮一會。
最起碼不至于喝了鬧肚子吧?
南枝看着淡黃色翻騰的豆漿液遲疑的想。
他估摸着差不多後,将豆漿放一邊晾涼,然後進行下一步,一般而言都說是鹵水點豆腐,如今連豆腐都沒有,鹵水更是不知道從哪裡去找。
農場之前的禮包裡似乎獎勵了一罐子鹽鹵,不知道算不算鹵水,南枝摸着下巴,豆漿晾涼的途中上層還結了一層薄薄的豆皮,顔色比豆漿更濃郁一點。
南枝拿筷子挑起這塊豆皮,小心嘗了一下味道,菽還是沒有大豆的口感好,即使過濾了一遍,豆皮之中依舊帶着淡淡的豆腥。
煮的時間也有點久了,帶着淡淡的柴火味,不算難喝,但和南枝記憶中的豆漿還是相去甚遠,隻能說有幾分相似。
這應該也算是初步成功了吧?
确認步驟沒什麼問題,隻要點鹵沒問題,應該就會做出豆腐。
其實比起鹽鹵,南枝更清楚的是另一種鹵水,石膏點豆腐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南枝腦海中的石膏能劃等号的是美院中的石膏雕像,還有骨折會打的石膏。
他怎麼也沒辦法想象石膏是怎麼點豆腐的,雖然他不知道鹽鹵是個什麼情況,但他手頭隻有這東西看着和鹵水相關。
無論如何他都得試試,好在菽在大夏不值錢。
不過即使他有鹽鹵也得盡快弄明白怎麼做鹵水,不然手裡的鹽鹵用光了,就沒辦法做豆腐了。
既然禮包能送鹽鹵,應該也能有鹵水制作大全之類的東西吧?之前要印刷術都出來了,沒理由一個鹵水不能給吧?
南枝心裡不太确定,但還是決定試試再說。
晾涼之前,他用舀酒的小勺子給他和顧清晏一人舀了一杯豆漿。
還好之前把白糖弄出來了,不然這豆漿還真不一定能喝。
南枝映像中豆漿也能喝鹹的,但他屬于南方人喝慣了甜豆漿,反倒不太适應喝鹹的,對于他而言有種常識破裂的感覺。
雖然他喝不來鹹豆漿,但他尊重那些喜歡喝鹹豆漿的,口味問題又不是原則問題,互相包容一下就好。
他沒參與過甜鹹之争,卻也有所耳聞,還好他的同學有南有北,并沒有因為口味問題發生過什麼争執,頂多各吃各的。
加了白糖後的豆漿要好入口得多,白糖壓住了那股豆腥味,帶着淡淡的柴火氣味道還算不錯。
南枝接着翻找白糖的空檔,将鹽鹵從農場裡拿出來,一個酒壇大小的罐子裡裝滿了鹽鹵。
加了一部分鹽鹵到豆漿之中,液體也在鹽鹵的加入中逐漸變的一張網,靜置凝固後,還需要放入特質的木格之中,将它壓實壓牢,壓出多餘水分,讓它成型就成了豆腐。
這樣壓出來的豆腐口感會更好一點,嫩滑并具有一定彈性,也不會再有一些豆腥味。
“沒想到菽也能做出這麼些東西。”顧清晏真覺得大開眼界。
“如果有更好的豆子,也就是菽,做出來的東西口感味道可能會更好,有機會我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品相更好的菽。”南枝對于成果是滿意的,對于原材料依舊覺得還能更好。
“枝枝何必這麼嚴苛?你已經很多人厲害了。”顧清晏覺得南枝對自己的要求太高。
南枝眼睛一轉:“那也比你厲害嗎?”
“那是自然。”顧清晏輕笑。
南枝被逗樂:“你怎麼也學來了這哄人的腔調?”
話是這麼說,心裡還是受用顧清晏的誇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