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咧?你拒絕學弟了嗎?”
開學前一天的,夜晚,宿舍裡的大家終于齊聚,攢了一暑假的話都在此刻叽叽喳喳地分享了出來。
楊姝雅羞答答地和大家公布了自己的戀情——暗戀她的高中同學在暑假裡向她告白,巧妙的是,她也正好喜歡他,有情人終成眷屬,她也成為316宿舍裡第一個成功脫單的人。
許朝晞專門買了鹵味和奶茶,一起慶祝這件事。
楊姝雅的男朋友叫韓堯,是她高中時的前後桌。
高中時,她在父母的要求下被迫選擇了理科,但她并不擅長,學得十分吃力。韓堯是當時的數學課代表,學習努力,成績優異,是老師家長眼中省心的好少年。但有一點,他為人耿直木讷,開學後得罪了不少同學,班上甚至隐隐地有點孤立他。
說是孤立,但也沒有那麼嚴重,在都以學習為主線任務的高中,無非就是沒什麼人和他一起上下學、一起吃飯,幸好,他本人看起來倒也沒有那麼在意,倒是坦然地獨來獨往了起來。
事情的改變發生在高二上學期,春夏交替的季節,安州的天氣變幻莫測,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路上的兩人同時被淋成了落湯雞。匆匆回到教室,楊姝雅的身邊圍着很多好友,大家噓寒問暖,有拿着紙巾幫忙一起擦的,有翻找出多餘的外套給她讓她去換衣服的,還有一些住校生直接邀請她去自己的寝室沖洗幹淨。
等楊姝雅在大家善意的幫助下把自己收拾幹淨回到位置上時,大家已經開始自習。她動作輕緩地回到位置上,卻突然發現,坐在她前面和她一起淋了雨匆匆跑回教室的韓堯,頭發上的雨水仍舊滴滴答答地落下來,在她的桌邊形成了一小塊水漬。
他的衣服也還濕着。
想到剛才自己身邊熱鬧的景象,楊姝雅心一軟,掏出一包紙巾,給他遞了過去。
他扭頭,有些詫異,但接過來,說了一聲“謝謝”。
本來,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很快她就忘記了這件事。但後來,她發現,每次數學考試後,老師批改完發回的試卷上,都有他在她錯題旁密密麻麻的分析和建議。
當然,很多時候,這些分析和建議維持了他一貫木讷耿直的風格,譬如“也不知道是計算能力的退化還是實在太馬虎了”,确實不怎麼招人喜歡。
但楊姝雅還是感受到了他的一片好意。
再後來,他甚至會整理一些她易錯題目的相關類型題,在那個沒有打印自由的時候,用手抄的形式抄在一本線裝本上,傳遞給她。
等她做完後,他還會批改和講解。
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楊姝雅的數學成績确實有所提升。
高考結束,楊姝雅考上了安大,韓堯則考取了外地的明遠大學——全國最好的理工科院校。
她本以為他們的交集就到此為止。
直到這次暑假回家,韓堯約她出門,雖然有些疑惑,但她還是答應了。
一見面,韓堯就問她:“你說,咱倆這是不是也算得上是異地戀了?”
楊姝雅愣在當場,别說異地戀不異地戀了,首先,她連自己“戀”了都并不知情。
二十一世紀了,有人被内卷,有人被躺平,隻有她,被戀愛了。
在韓堯的心中,他一直沒忘記那個向他施以援手的女孩,而他一直以為他們之間這樣密切的來往已經奠定了他們的關系,就算上了大學,他還是和高中那個專心緻志全力以赴撲在學習上的男孩一樣,在人情世故上格外遲鈍。
楊姝雅哭笑不得,向他“講解”了一番一般的戀愛流程:你需要告白,得到對方的同意,才能算确立戀愛關系。
而他們,還沒有經曆這樣的步驟。
韓堯不愧是學習能力超群的大學霸,學以緻用,當下立即向楊姝雅告白。
甚至他還舉一反三,難得善解人意地和她說“不用着急馬上回複”。
這個場景着實有些戲劇,不知該不該羞澀的楊姝雅确實沒有馬上給到他一個明确的答案,但在她回家思考了一周後,答應了他的告白。
這個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特别是講到韓堯直接一句話奠定了兩人的戀愛關系而楊姝雅毫不知情之時,大家都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
餘瑤吐槽道:“他這是什麼霸總發言,哪有人戀愛不通知另一位當事人的!”
楊姝雅想了想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除了學習,别的事情真的好像都不是非常擅長,尤其是人情世故,不然也不會在班上孤零零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前浮現出高中時的模樣。
他總是最早來到學校早讀的,通常也是最晚離開。有一次,她因為給隔壁班的發小送生日禮物,走得稍微晚了點,匆忙回到教室,以為教室裡不會有人了,結果卻看到他還在,伏在課桌前,專注地做着題,連她進出的聲音都沒有讓他擡起過一次頭。
她那會兒想起不知在哪裡看到過的一句話:成功的人,總有一段自己咬着牙摸着黑走過的路。
她是有些佩服他的,她也有想上的大學,但是她還是無法像他一樣如此全神貫注地追逐一個目标,事實上,她覺得,這世上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他這樣純粹。
想到那個深夜裡還在奮筆疾書的身影,又補充解釋:“但他真的是一個很專注的人,像他這樣的人,未來應該是要做科研的。”
餘瑤看着楊姝雅的模樣,笑着調侃:“喲,這就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