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山懵了。辛酸和郁悶,再次上了心頭。董留成見怪不怪,王志山快氣炸了肺。天啊,怎麼基層稅務所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如果讓我親身經曆,我能忍嗎?
“遠不止此。我剛分工的那一年,王正興和張八一被縣稅務局抽去另一個鄉鎮清理一家火炮廠欠稅,被人家幾十号子人圍在了廠裡,關了‘小黑屋’。後來是業文強帶了人,解救了人。鄰縣一位稅務所的副所長更慘。他因為之前收一家個體戶的稅,個體戶懷恨在心。後來這名副所長調到縣稅務局,有一次下鄉,被個體戶瞄上,将副所長打傷。可又能怎樣?稅務局要起訴個體戶,追究刑事責任,派出所說是雙方有個人恩怨在先,打人時副所長又沒有執行公務,隻能适用治安處罰。領導不希望把事情鬧大,最後隻能看着個體戶逍遙法外。為了緩和征納矛盾,收稅人一般是不能還手的。你一還手,群衆不理解,會被煽動成‘稅務所打人’,弄不好讓你丢工作。大多數時候,我們基層收稅人隻能忍聲吞氣。稅務所的人,往往被訓練成逆來順受。隻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各有各的煩惱。你我同樣如此。我們有份工作更不容易。為了工作,我們除了适應,别無他法。”
一番話,說得王志山悲從心來。他幽幽地道:
“我恐怕很難适應,做不到。憑我的性格,我甯願丢掉工作,也不能忍受人身侮辱。如果因為一份工作,讓自己連起碼的人格尊嚴都保證不了,那我幹這樣的工作,還有什麼意思?”
董留成“呵呵”笑了,拍了拍王志山,道:
“呵呵,有什麼意思?剛開始我跟你一樣。可這麼多年了,很多東西已經形成了慣性。哪個人不想興高氣傲,不受窩囊氣?可現在國家伸着手,要稅務所向每個納稅人掏錢啊!為此,我們每個人隻能當乖乖羊。你隻有在無厘頭面前說理,好聲好氣,耐心跟納稅人解釋。就象我們解釋為什麼白天看不到月亮一樣!我們雖然穿着稅務局制服,頭頂國徽,說大了是代表國家,有着‘稅務幹部’的名頭,可說小了,到了納稅人面前,面對碎銀三兩,我們哪來半點‘幹部’的行頭?收稅人全成了弱勢群體。你想發火?你最好不要發火。放在前幾年,還得陪着笑臉,有人指着你的鼻子,甚至給你一巴掌,條件不成熟,你不能跟他較真;你講法治,要求申冤述苦,有人會說,這純屬人民内部矛盾。結果,人家罵你,無所謂;你罵他,成了幹部辱罵群衆。如果你由着性子來,你一旦幸運地上了新聞、成了新聞人物,形成輿論,那恭喜你,你可以卷鋪蓋回家了。沒人同情你。為什麼?因為人民公仆、人民公仆為人民。你是仆人,群衆是主人。仆人為主人服務,天經地義;你怎麼能反過來,跟主人計較呢?你隻能把心酸和憋屈吞進肚子裡。我們之前的一代稅務所幹部,就是這樣捱過來的。可以說,稅制之初,犧牲了一代人。所以,張家善告誡你‘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這個理。無厘頭可以不講理;我們身為幹部,得講理。哪怕是對方再無理、嗓門再高,甚至給了你一巴掌,你還得受着、忍着。為了稅收,你得把自己當成沒有七情六欲的人、把自己訓練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非正常人。面對污辱、謾罵,你隻能讓自己過腦不過心,避免二次傷害。為什麼?因為法不治衆。這一點,我們分局的李得淼總結最為清楚。用他的話來說,這麼多年了,面對謾罵,他做到了‘唾面自幹’;面對污辱,他學會了‘阿Q精神勝利法’。大聲吼你的,他做到了‘裝聾賣傻’。什麼是‘唾面自幹’?按李得淼說的,如果人家罵你祖宗十八代,把唾沫吐到你的左邊臉了,你也必須拿出右邊臉,讓他漱吐沫,而且不抹唾沫,讓唾沫自己幹掉!什麼是‘阿Q精神勝利法’?以李得淼的話,任何一個污辱你、尖酸刻薄的人,無非他内心陰暗,不代表美好與潔淨。你完全不跟他們一般見識。為什麼,因為你已經超越這種人。别人不能寬容你,你選擇做一個寬容的人。什麼是‘裝聾賣傻’?李得淼說了,那些大聲吼你的人,再怎麼聲嘶力竭,隻能證明内心虛弱,需要大聲來強詞壓理;可再高的叫吼,總比不過一頭驢。驢再怎麼叫,也不能點亮整個磨坊!”
王志山聽到此,心裡像是開了個中藥鋪,一時間變得五味雜陳。原來基層稅務是現實、如此骨感,令人冰冷。以前的同行,前輩們,竟是這樣熬過來的!想到此,他喃喃地道:
“那,是不是我們隻能做弱勢群體,就這樣弱下去?”
董留成站住了。他看向王志山,一臉清冷:
“成年人,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為了工作,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大爺。我們得從做孫子開始,從奴隸到将軍。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你生氣生得過來嗎?何況,就因為一兩個無厘頭,你跟他們置氣,劃得來嗎?當然,無厘頭隻是少數。大部分人是好的。或許他們确實有困難,或者有合理的訴求,你得多做工作。等你修練好了,工作幹好了,有了口碑,人們慢慢會理解你的。哪怕是一時沖動,錯怪了你,他們會心裡有愧。這個社會畢竟好人多。隻不過現在,你我得過了這樣一個适應期。要是你捱不過去,隻會淪為廢物一個——受不了常人能受的氣,做不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你隻能窩在辦公室搞後勤,幹些内勤活,外頭的風風雨雨跟你無關,你再不能走出稅務所大門。弱者與強者是相對的。真正的強者明白一個道理:大自然裡是沒有壞天氣的。對于強者和弱者而言,在事實面前,隻是視角不同。強者比弱者其實多了雙眼睛,叫做第三視角。等你領悟了第三視角,自然坦然。真正到那時,你會發現,這個世上哪有好事、壞事之分?好天氣、壞天氣能左右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你覺得符合你心意的叫好事情,不符合你的就是壞事情,那你就是弱者。等你過了幾年,回過頭看看,你發現,哎,怎麼換個視角換了個天?比如,你吵架的時候,你滿腦子想的會是:‘哎呀,我該怎麼吵赢、我下一句話應該說?”這就陷入了第一視角。這個時候的你,就像沉迷在一個劇中的演員,隻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要是你切換到導演的視角,從局外的角度去審視、分析:我為什麼要吵架;我吵赢的話,目的是什麼;要是我不吵的話,能不能達成這個目的?導演的視角就更全面、更理性,站的維度更高。視角高了,思維不一樣。相信我們多年以後,經過我們這代人的付出,會有幸福和艱辛并存的日子。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個有内涵的、厚實的稅務人。不管今後的路是否好走,我們有理由告訴自己,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當世事不如人意時,我們都隻能直面人生,選擇堅強。見慣風雲,方知風雲變幻;嘗盡冷暖,才覺冷暖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