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59章 北京吉普

第59章 北京吉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時間留給江北分局的,不總是糟心事。

一件天大的喜訊,很快降臨。

喜訊是縣稅務局分給江北分局一輛吉普車。随同而至的,還有與車一同分來的駕駛員的楊輝。

楊輝一亮相,如同他身後的吉普車一樣令人喜慶。他下了車,笑瞇瞇地打量着報到的新單位。他與吉普車的到來,不僅有了車,還讓分局有了第一位專職駕駛員,多了唯一的一名工勤人員。

人人圍上吉普車,分外激動。四輪的交通工具,讓夏末的分局院壩,多了現代化氣息。

車子是省上給江北分局“文明單位”稱号的同時,配發下來的物質鼓勵。“文明單位”将獎勵折成車,讓分局在嶄獲殊榮般榮譽的同時,多了錦上添花。吉普車是其他分局,乃至縣城分局未曾享有的禮遇。它經業文強張羅,僅在縣稅務局稍作住留,在衆人的眼巴巴中,揚長而去,來了江北分局,帶來了省城領導對分局多年工作的全面肯定。

車子是一輛老式的綠色北京吉普。它嶄新的四個輪子和一張綠油油頂篷,在衆人的族擁下,多了鋼鐵棱角的陽剛與威武之氣,與分局服役多年的三輪摩托車相比,三輪摩托車一下子相形見绌,對比得瘦弱不堪。

人群中最活躍的莫過于于存富。他瞟了眼張興福,征得他同意,第一個上了車嘗鮮。

在楊輝的指點下,于存富饒有興緻地搬弄過刹車、離火和檔杆,雖沒打火駛出半步,卻已是興奮得大呼小叫。末了,他下了車,向張興福作起了揖:

“稀奇稀奇!這下我們興福成了有車的領導了!過去是三輪摩托車‘皮包骨’,現在吉普車‘骨□□’。道喜道喜,我們張局長這下威風,坐上它,比三輪車拉風多了!”

張興福笑盈盈地,不說話。他看着吉普車,想着自己花費時日學下的駕駛技術,一朝有了用武之地,樂得合不攏嘴。

吉普車成了張興福的獨享專車。張興福定下規矩,除了他的批準,分局無一例外,不得用車。

楊輝每天要做的,是開上吉普車,為張興福駕車。偶爾坐在他身邊的,成了也想分一杯羹、跟着嘗鮮的李本興。

上了路,坐在裡頭的人,油布頂篷上多了下雨一樣的嘈雜。人下車,一擡頭,天空卻是一片晴朗。幾次乘坐過後,除了噪聲,它毛病不少。

嘗新過後,張興福多了抱怨。上一趟山下來,整個人灰頭土臉;隔熱性一樣差勁。很快,張興福失望了:

“還專車呢!我看跟烤箱差不多。天熱它跟着熱,天冷它跟着冷。一趟下來,熱天的風扇趕不走高溫,坐在裡頭蒸得像是熟了的饅頭一樣!”

時間不長,張興福很快發現,一輛吉普,成了張興福不能忍受的權力窺探。窺探是對他分局長特權公然觊觎。

令張興福不安的,是楊輝與李本興走得近。兩人在他眼皮底睛,幾乎抱成團,裹成一堆。稍不注意,兩人會開着車,溜之大吉。

偶然消失不見的吉普車,像是剜了張興福的心頭肉,讓他心裡生疼。他心疼的,除了車子在燒公家燃油錢,還有李本興背着他,對他不二權力的悄然侵犯。

張興福看向李本興的目光,多了審慎。

李本興與張興福并非一個稅務所走出來的兩人。兩人之所以走到一塊,全因張興福在縣城附近任稅務所長時,來了李本興。

最初張興福認識李本興,全因李本興看上了張興福所在稅所的女同事白玉仙。彼時殷勤的李本興,不僅會幫着白玉仙下鄉收稅,還會為張興福外出鞍前馬後。這可是張興福不可多得的外援。很快,李本興入了張興福的眼。後來業文強上位,派張興福前來駐守新晉級分局的江北稅務所,張興福這才如同封疆大吏,離開稅務所,到江北任分局長。

重擔面前,業文強許他挑一名副手,張興福念及舊情,挑了李本興。兩人雙雙空降江北稅務分局。李本興的剛猛之氣,正是張興福需要的。諸多場合,李本興能在各種暴力沖突中,護他周全。有李本興鎮守江北老城的陰柔難纏,張興福省心不少。

不想,人是一個複雜生物。初到江北,原先稅所的一幫人抱團一片,一股原生力量不可小視。特别是董留成、張家善在内一幹子骨幹,已是原有勢力的一面承重牆。他們有想法、有專業,有能耐,更要命的是抱成了團,讓張興福的話有時囿于他的分局長辦公室,難以步入實施。好在有李本興,擔任了左膀右臂的角色,二人所搭的新班子固若金湯,很快解除了被颠覆的後顧之憂。

時至今日,張興福發現環境是會改變一個人的。時位的移人,給他上了全新一課。

時催日出日落,風吹草青草黃。李本興早已不是原先的模樣,他變化巨大。如今的李本興像是變了個人,讓張興福陌生。李本興原先的剛毅,成了秃爪;之前的勤快,成了慵懶。除了每隔一段時日,他會與李得淼上縣局籃球隊秀肌肉外,再回分局,他會伸長懶腰,躺倒沙發,躺平擺爛。更令張興福不安的,是他不時會接過于存富的三輪摩托車,未經他同意,駕駛外出。分局難啃的骨頭,落到了董留成、張家善等人頭上。李本興之前的勤快務實,丢得一點不剩。

王志山的到來,打破了張興福的焦慮。新人新氣象。像王志山這樣的年青人,多的是任勞任怨的踏實,甚至是缺了一根筋的棱角,惹得張興福刮目相看。他與楊輝的圓滑相比,剛好形成鮮明對比;與李本興相比,王志山頗有李本興原先的風骨,近乎李本興的另一個翻版。在張興福看來,假以時日,他注定會成為不可小視的新生力量。

隻是工作背後是利益格局。患得患失之間,張興福隐隐地感覺到了不安。不安來自于分局裡的各種利益分配不均:難幹的事情全讓董留成、張家善和王志山這些人扛了;該有的好處,卻穩穩被李本興和楊輝占盡。一切的背後,源于李本興和楊輝在神不知、鬼不覺間,動了自己的權威;難以容忍的,是他們更多時候會評頭論足,像是不栽莊稼的閑人,不時對栽種莊稼的莊稼漢,指指點點。我要的是指點,絕不要這種指指點!張興福如鲠在喉。他想說動業文強,讓李本興挪個窩。可請神容易送神難,以現在的用人體制,他想要說動業文強動了李本興,比登天還難。他隻有選擇隐忍。投鼠忌器,他對王志山轉正一事,一時下不了決心,拿不了主張。

為此,張興福一直沉吟着,不知如何是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