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63章 山雨欲來

第63章 山雨欲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要不然……,有些話難聽,你懂的。算了。我不說了。”

張興福一臉疑惑。從甯國興的支吾中,他聽出了話外之音。甯國興要帶給他的,絕不是什麼好話。赤裸裸的危脅!原本要走開的他,站定了。他掃了一臉大五間各家店鋪,大聲道:

“咹!給我聽好了!青天白日的,誰敢打我們王志山的主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稅所的人可不是好惹的。什麼‘要不然’,‘要不然’又怎地?事情說開了,今天我老張把話撂這裡了:他王志山可是我稅所的人。要是誰敢動他一指頭,我老張絕不輕饒!”

這些人怎麼啦?他們想說什麼?張興福不得而知。

從大五間到稅務分局,張興福走了一路,想了一路。

張興福猜到了,一切與王志山有關。這個世界上絕不會有無果之因、也不會有無因之果。分局裡,他剛剛調整了管轄大五間稅收的專管員,要不是因為他,這些個體老闆們怎麼會如此反常呢?

為了解開疑惑,張興福将王志山叫到跟前,問大五間怎麼回事?

王志山本不打算提前彙報大五間的調稅計劃。于他而言,調稅是他要做的事情,是份内之事。能自己幹的,不必驚動領導,這是他的信條。奈何張興福問及,他隻有将調高大五間服裝店定稅營業額、提高稅收的打算,和盤托出。

張興福明白了:原來有人攔我,是因為這個!

很快,他釋然了。

他是支持王志山的,對他的想法歡迎;對于王志山的下一步做法,他道出了擔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種事情,你早該提出來,跟大家商量商量。工作不是你一個人的,你不能藏着、掖着。說出來,大家群策群力。不說出來,誰知道你是對還是錯?當然,你的想法總體是好的。隻是方法不對。大五間服裝店的稅收,多年以來一直偏低,這點你調查了,說明你用心。用心之下,工作方向大體是對的。你想提高他們的稅收,無可非議。不說接近客觀實際,但現在的個體戶,至少不能讓老闆拿國家的稅錢不當回事,該調還得調,這點我支持。個、私企業嘛,私有性強,納稅意識淡薄,就得嚴格點,提高這些人的納稅意識。隻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辦事得講策略、有思路,有想法,多想一想對沒有想到的難事,敢啃難啃的骨頭。你想幹事,值得鼓勵。可任何事情,重要的不是想法,是做法。要做事,就得做得成事。做成一件事比想一百事重要,不能半途而廢。你是新任專管員,得樹立你在納稅人心目中的形象和聲望,形成影響力。一旦廢了,隻會挫傷你的威信,對你個人起反作用。既要做成事,就得講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是什麼?是一個人的轉婉見識。你一個人對五家服裝店老闆,是一對多。換個說法,‘三人為衆’,你面對的是群衆,有時還管得他們叫老百姓。做群衆工作,你得認識有利的一面,也得認識不利的一面。群衆嘛,是社會的基本群體。他們當中不乏有覺悟、講公德心的。這些人對國家稅收心懷敬畏之心,肯為國家作貢獻,在自己賺到錢的同時,沒有忘記國家,願意繳稅,支持你工作。但也有一部分人,‘我’字當頭,讓他納稅有切膚之痛,兩隻眼睛隻看得見個人利益,一旦掉進錢眼裡,看不見頭上三尺的天,即使個人是憑借國家‘讓小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發了家、緻了富,也不想積極納稅。特别是現在的極少數人,有的是暴發戶心理,想一口吃個胖子,心裡隻裝着個人,捂着再多的錢,也不肯繳稅,甚至會在關鍵時候跳出來,設置障礙,膽敢以身試法,跟你過不去。你認為自己代表公家做的事情,他想法設法會轉化為個人矛盾,甚至激化矛盾,做出一些偏激行為,對你不利。身為稅務人員,就得跟想方設法去做這些人的工作,甚至以集體力量,跟他們鬥。有種說法,叫做‘法不治衆’,聽說過吧?你得分而治之。對一小撮隻想賺錢、不想繳稅,甚至在一聽說要動他稅收,不分三七二十一,跳出來跟你作對的,威脅你、吓唬你的,我們千萬不能退讓。該采取的措施,還得采取。任何事情有利有弊。想好了,謀定而後動,絕不能逞一時之勇。因為你有時是你一個人,要面對一群人,一有風吹草動,極個别人會跳出來,甚至一蹦二丈高,讓你寸步難行,收不了場。你要防止這撮人窮兇極惡。工作中要學會聯合大多數、争取極少數,盡量因人而異,切莫一刀切。俗話說,十個手指出來,還有長短嘛!我說的,就是這個理。”

張興福的一番話,有着太多為人領導的成熟觀點和看法,王志山第一次聽到。這位從稅多年的領導,幾句話将複雜的社會現實,濃縮成了再樸實不過的白話、實話,一下子将其中的深淺道盡,讓他折服。隻是他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對張興福“因人而異,切莫一刀切”的建議,并不認同。事實上,他更相信,少數人想聯起手來,無非虛張聲勢。以他所想,他更願意稅收的一句老話,叫做“不患多寡患不均”。就因為這話,他多了自信。隻要以公平公正為天,即使心懷鬼胎的老闆們要想使絆,最終簡單得隻剩下了私利。義、利面前,絕大多數的老闆們,不會與一視同仁過不去。隻要一視同仁,即使少數人機關算盡,也掀不起波瀾來。他相信的是公平公正的力量。隻要消除了不公,就會人人折服;如果“因人而異”,恐怕會有更多的麻煩等着他。

一番開誠布公,張興福最終同意了王志山想法:

“你說的是對的。之前帶我上道的師傅也教結我,說是在稅收面前,大多數人‘不患多寡患不均’——隻要稅收公平公正,阻力自然少很多。”

末了,王志山心想,既然你張興福過問,莫不是他有什麼七大姑、八大姨的,要我關照?當着張興福的面,他直言不諱地道:

“領導,你是不是有要我特别關照的?”

張興福愣了一愣。很快,他發現了王志山的多慮,一下子笑出聲來:

“你小子想哪兒去了?”

說了這話,張興福不惱,臉上綻放出了陣陣笑意:

“哈哈,你這個囊瓜,學會将我軍了!你想多了。我老張不是你想像的那種人。多的我不說。你記我一句話,我這個人曆來講究的是‘大事講原因、小事講風格。’在大事情上,我不馬虎,是講原則的。打個比仿,就算是我家媳婦在大五間開了個服裝店,遇到這種事,我會第一個讓媳婦支持你工作,絕不殉私!多說無益。否則你以為我是在你面前耍花槍。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老張是個什麼人,你以後會明白的。工作你沖在前,我來殿後和做後勤保障,保證一點不含糊。隻是你做的這事敏感。你面對的一小部分人是街痞一樣的老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隻想着影響他們,沒有想到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影響你!這是一場較量。究竟是西風壓倒東風,還是東風壓倒西風,你謹慎行事。當然,不是給你潑冷水,我想提醒你,你把工作做到家。最後還是那句話,當下的稅收,種種矛盾沖突,一旦短兵相接,‘兩兵相遇勇者勝’。有時,我們真得殺出一條血路來!”

稅務分局來了人。

來人是專程來找王志山的。王志山愣住了。原來來人是自己的同村村民王來興。王來興後頭,是他的媳婦甯黨蘭。

同村人這樣的節骨眼上不請自來,自然别有一番用意。隻不過一見夫婦倆,王志山叫着他們“稀客”,提出來要盡地主之誼,請二人到辦公室喝口水、歇個腳,有什麼話,坐下再說。

王來興看了一眼王志山身邊的同事,欲言又止。他沒有聽王志山的,進入辦公室,而是沖他揮揮手,示意王志山跟他到了一偏僻處,四下無人,壓低聲音,叫着王志山的小名“囊瓜”,道了話:

“囊瓜,聽說你要加小國興的稅,是不是?小國興大名甯國興,是我小舅子、黨蘭的弟弟。他在大五間做點服裝買賣。店是有點大,可也賺不了幾個錢。話到這兒,你明白我來找你什麼事情了吧?我是來替小國興求個情的。你就看在我們是同村人的份上,擡頭不見低頭見的,你擡個手,少加他點稅,好不好?”

王來興這番話,讓王志山踏實了。他請夫婦倆轉告甯國興,隻要他配合工作,我會把握分寸。不過調稅無可避免,你請他做好思想準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