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鄉鎮稅所 > 第182章 機構分設

第182章 機構分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小鎮的江北分局走進來一撥人。

領頭小步快跑的,是縣委辦主任王學良。

王學良進了稅務分局後,四處招呼分局裡的所有人。

人人從間間辦公室湧出,一字排開,列隊等待縣委書記的到來。

一輛“藍鳥”轎車駛進分局。

下車來的,是縣委書記李良。

李良書記環顧左右。王學良請出分局負責人,陪同參觀分局。

一間間辦公室走過,分局上上下下整裝列隊,歡迎李良書記的到來。

出面迎接李良書記的,是張家善。

聽張家善報出自己的副分局長職務,李良書記臉上閃過了一絲陰雲。他清冷的表情,令王學良不安。他高聲問:

“誰是這裡的負責人?”

張家善應聲,王金良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把将張家善推到李良書記面前:

“書記,這位就是分局的負責人。”

張家善連連擺手:

“不不不,我不是分局長,我們的分局長張興福剛好外出,不在家。”

李良書記打量過張家善,伸出手,與他握了握。

在衆人的注視下,李良書記的手,緊緊和張家善握在了一起。

歡迎隊伍中,王志山和董留成相互對視。兩人在想,縣委書記此番來人,見不到分局的張興福,心頭會是什麼感受?

分局當家人不在,前來接待成了二把手,李良書記話不多說。他擡頭看向分局的會議室。一旁的王學良和張家善良上前,齊齊招呼李良書記走進會議室。

分局人員魚貫而入,站到李良面前。

李良書記與稅務分局人人握手,做了個“請坐”的手勢,示意衆人入座。

人人挺直身闆,站立會議室。直到李良書記再次示意,全部人這才坐下身來。

在所有人的畢恭畢敬中,王學良和張家善陪李良書左、右,掏出筆記本,準備記下他的重要講話。

可李良書記沉吟着,許久未見張口。王學良不安了。他環顧左右,掃視一番會場後,開口作了開場白:

“各位,李書記沒有忘記我們基層一線的稅務幹部!今天,他在百忙之中,特意抽時間來我們江北稅務分局,看望大家。二楊,掌聲有請書記給大家講話!”

一陣熱烈的鼓掌中,李良書記“嗯哼”一聲,清了嗓子,開了口:

“大家辛苦了。今天,我是借着到小鎮調研的機會,特意到你們分局走一趟。目的有兩個。一是對大家來作個慰問;二來,是根據近期□□要作的稅務機構改革精神,對下一步分設國、地稅意見,作個調研。”

雙雙眼睛看向李良書記。一張張平靜面孔的背後,全是驚詫。李良書記的話,無疑給平靜如水的小鎮分局,尤如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炸彈轟然在不大的會議室,不住翻湧,像是多了波浪濤天。消息閉塞的分局,毫無防備地接受了這一地震般的消息:

“稅務局要分家?”

在衆人的驚愕中,李良書記頓了頓,接着道:

“我走進咱江北稅務分局,大體看了大家的工作環境,也看到了我們基層幹部飽滿的精神風貌。在這裡,我代表縣委五套班子,謹向在坐的各位,表達我崇高的敬意!大家辛苦啦!我對你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慰問!這,是我今天要表達的第一層意思。嗯。我在這兒也要說句題外話。我是這個小鎮走出去的人。我老家不遠,在龍泉鄉。我是龍泉人。我和在坐的各位一樣,算是小鎮一份子!作為我們縣的第二大城鎮,我今天專程趕來,一路看到的,是我們鎮子日新月異的變化。說實在的,今天我很有感觸。幾年下來,家鄉有這麼大改變,我很欣慰。這其中,離不開在坐各位。一句話,小鎮的發展,離不開你們辛勤奉獻!各位身處基層一線,奮戰在經濟戰線,在這個看不到銷煙的戰場上,幾十年如一日,不辭勞苦,為國聚财、為民收稅,造福一方,作出了應有貢獻!你們都不簡單。第二層意思。是我想對下一步的機構分設,談點不成熟的看法。這次調研,我之前找過我們當地的父母官,包括鎮長、書記,并且交換過意見。我想提出來,我們機構分設面臨的困難很多、難度很大。可以說是壓力巨大。現階段,要搞稅務機構分設,存在着這樣的、那樣的困難。包括我們辦公地點啊,設備老化啊,以及稅務經費保障不足,等等等,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機構改革需要我們齊心協力。特别要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去克服、去解決。當然,困難面前,我們也要看到有利的方方面面。有利的方面,是我們縣域經濟迅速發展、鄉鎮企業發展強勁,各行各業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邁進,幾年來的發展奠定了我們改革的物質基礎;在意識領域,我們要将稅收法律法規朝着逐步健全、規範的方向發展,完善并邁進。可以說,這次機構分設,把我們的稅務系統推向了改革的最前沿,努力朝着現代稅制邁進。相信在坐的和我一樣,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克服和戰勝一切困難,将各項工作做好。最後,我提點希望。希望我們在坐的各位,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在上級稅務局的正确指導下,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團結一緻,迎難而上,争取更大、更好、更快發展!”

會議室響起了熱烈掌聲,經久不息。

李良書記走了。

他的一番話,沒有多少人記住了全部。倒是關于分家的消息,很快傳開。分局上上下下,在争相奔走相告:

“分家了!要分家了!”

消息如同一枚扔進湖水裡的重磅炸彈,一時激起千層浪。江北分局如同震中,猛烈搖晃。

人人議論紛紛。像是在不大的分局每個角落,刮起一股猛烈風暴。

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在整個江城很快傳開,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消息靈通人士,見到街頭收稅的王志山和王興正,不約而同地問:

“是不是你們要分家?要是真分家,分家後,你想去哪裡?國稅、還是地稅?”

收工回到分局,分局多了紮堆的人。

和外頭的紛紛擾擾相比,分家的消息,牽動着每個人的神經。

外頭的種種傳聞,愈演愈烈,鋪天蓋地而來。

分局裡來了行色匆匆的張興福。他在錯過了與李良書記見面後,出現在了分局。進分局後,他并不像往常一樣,坐在他的分局長辦公室裡。

除了接聽比平時多了不止一倍的電話外,他會不時發動新車,開車直奔縣稅務局。

他頻繁出沒有于縣稅務局和分局之間的身影,讓人懸着的心,多了不安和期盼。

他一回來,人人少有地再次蜂擁而上,圍坐在他身邊。

和以往相比,面對張張期盼的臉上,張興福看到了人人對他從縣稅務局帶來的消息,滿是期盼。可消息在張興福嘴裡,少有地變得守口如瓶。他透露的點點滴滴,人人更是趨之若鹜:一是未來的國稅局管的全是将來的大稅種,工作單一,再不用應付雞毛蒜皮;二是未來的國稅局裝配精良、待遇高,但不是人人都能如願以償,去往國稅。

和分局的議論紛紛相比,縣稅務局這頭一反常态,變得沉寂。沉寂的縣稅務局像是收到了不準私下議論機構分設的命令一樣,人人對分家一事諱忌莫深、守口如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