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看來,閨女分明還跟小時候一樣!
興許就是這幾年讀書的壓力太大了,才讓孩子一點都不快樂。
想到這些,夫妻倆悄悄對視了一眼,都在心裡打定主意,這次中考不管孩子考成啥樣,他們都不會多說什麼,絕不會給孩子任何負擔。
蘇麗珍不知道父母心裡的想法,隻是看着他們臉上滿足的笑容,心裡某一處卻像針紮一樣疼。
她的爸爸媽媽真的很容易滿足,明明她隻是做了這麼一點微不足道的事!
此刻,她隻有在心裡一遍遍感激上蒼,給了她一次重來的機會,讓她能好好彌補他們。
而有了蘇麗珍的幫忙,相對繁重的剁餡工作也輕松了不少,一家人輪番上陣,很快就準備好了一葷一素兩大盆餡料。
葷的是豬肉蔥花餡兒,素的是包菜粉條餡兒,最後再統一由李翠英參考那幾個餡料方子加上各種佐料調好。
這餡料方子也果真厲害,包子餡剛調好就散發出了一股濃郁的香味!
一家人聞着這股香味,頓時信心大增。蘇衛華和蘇麗珍父女倆擀皮,李翠英負責動手包。
一張張面皮飛快在李翠英的手指間變成一個個白胖的包子,上面的褶皺均勻整齊的好像是拿筆畫上去一樣,光是這麼看着就讓人覺着稀罕了。
三人一口氣就把兩盆餡料都包好了,其中肉包子五十五個,素包子六十個。
這一百一十五個包子一起上鍋蒸熟。
作為機械廠的老員工,家裡鐵爐子、鐵鍋之類的鐵具是最不缺的。再加上因為李翠英手藝好,從前在機械廠家屬院住的時候,每到年底左鄰右舍經常請她幫忙蒸饅頭、豆包、發糕之類的面食。
蘇衛華看媳婦也确實喜歡做這些,就特意托人買回來一摞大蒸屜備着。
從前最忙的時候,這些大蒸屜都用上,一次蒸它二百來個饅頭包子也不成問題。
所以眼下這一百多個包子也不算啥難事。
蒸包子前,蘇麗珍還特地把家裡的小鐵爐子生起火,架上鍋,把買肉送的那兩根光溜溜的棒骨丢進去,準備煮湯,到時當做賣包子的一點添頭。
蘇衛華也把煤棚裡原先用來拉煤的舊三輪車找出來,和閨女一起打水反複擦洗了幾遍,确定看上去幹幹淨淨為止。
擦好了車,骨頭湯鍋剛開始咕嘟咕嘟泛油花,那邊包子們就出鍋了!
一百一十五個白胖胖、香噴噴的大包子們擺在一起,空氣裡彌漫着面粉與餡料熟透後相互融合的鮮香味兒,忙活了小半天的一家三口也忍不住齊齊咽了口口水。
李翠英把兩種餡料的包子各拿一個掰開來,三人帶着滿滿的期待細細品嘗起來。
一口咬下去,嚯,肉包子鹹香肥美,肉嫩汁濃;素包子鮮靈爽口,湯汁清香中還帶着一抹兒微微的甜!
無論哪一種吃起來都香得很!
用蘇衛華的話說就是:老霸道了!
李翠英也忍不住感歎:“這個味兒我可調不出來!珍珍這方子真是個寶啊!”
包子的好味道讓一家人越發有信心,眼看着時間也不早了,該出門去試試了!
三口人簡單收拾了一番,把大小兩個爐子先裝上三輪車,固定好。
用一個簇新的小柳條籃子裝了幾隻瓷碗、一副家裡過年做炸貨用的大筷子和一個打湯用的大鐵勺,蒙好紗布後挂在了三輪車把手上。
此外,李翠英又單獨準備了大半桶清水,用蓋簾蓋好也一起裝上了車。
這一趟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所以蘇麗珍還細心地把家裡兩個小闆凳也一并帶上了!
一家人鎖好門就直奔了客運站。
原本李翠英母女是不想讓蘇衛華一起去的,可蘇衛華死活不幹,當着娘兒倆的面把自己的藥瓶子揣進衣兜裡,啪啪拍得震天響,一口咬定自己帶着藥,保準不會有事!
娘兒倆拗不過他,也隻好讓他跟着了。
從蘇家到客運站,步行差不多要二十五分鐘。現在天氣已經熱起來了,食物不容易涼,所以支着包子屜的爐子不需要太大火,熬湯的鍋也隻要保證它一直開着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