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那女孩十分堅持,最後還是隻收了他們一毛錢。
蘇麗珍看了眼對方幹燥得裂了幾道血口子的嘴唇,心念一動,回到攤子前取出一隻幹淨的瓷碗,把鍋裡剩下的最後一點湯都盛了出來,端給了女孩。
“既然你把草帽便宜賣我,那我就請你喝碗湯吧!”
女孩看着碗裡還飄着香氣的大骨湯,嘴唇動了動,目光又下意識看向蘇麗珍身後的蘇衛華兩口子。
李翠英便笑呵呵地沖她道:“喝吧,孩子!本來就是不要錢的,你别嫌乎就好!”
蘇衛華也連連點頭示意女孩快把碗接過去。
女孩眼中飛快閃過什麼,接着便朝一家三口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不嫌、不嫌,是我沾了大便宜!謝謝姨、謝謝叔,謝謝小妹妹!”
說罷雙手接過蘇麗珍遞過來的湯碗,十分珍惜地小口小口喝了起來。
這樣子看得蘇衛華和李翠英兩口子心裡有些發酸。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等女孩喝完了湯,還碗時還特意往空碗裡裝了一捧杏子。
擔心蘇家人不肯要,女孩還不停強調,“小妹妹,姨、叔,我這杏子是山上采的,一點不值錢,你們就拿回去嘗嘗吧!”
說實話,蘇衛華兩口子是真不想白要,可是看着女孩那雙真誠的大眼睛,這想要給錢的話就有些說不出口。
最後還是蘇麗珍大大方方接了過來,微笑着道了謝。
上輩子在米國流浪的時候,做過洗碗工、拾荒者、乞丐的她深知,在生活面前,自尊有時是多麼無用、有時又是多麼重要。
“是個好孩子啊!”回去的路上,戴上草帽的夫妻倆還長籲短歎了一陣。
“以後咱們要是常來,有條件也多幫襯人一把吧,看着沒比咱珍珍大多少呢!”
看着這樣的爸爸媽媽,蘇麗珍心裡也軟軟的。盡管生活不易,可是這些困難從來不曾消磨掉他們内心的善良。
與來時的緊張忐忑不同,回程時一家人的心裡都十分雀躍,就連腳下的步子都不由自主加快了許多。
等到了家,甚至還來不及把車上的東西歸置好,蘇衛華就迫不及待進屋把今天賣包子的錢一股腦掏出來,兩口子一張一張細細數了起來。
一毛、兩毛,一塊、兩塊……最後竟然有十五塊九毛整!
也就是說,今天他們一百一十五個包子,總共賣了十五塊九毛錢!
再算成本:
包菜、大蔥一毛六分錢;
粉條是去年機械廠集體給職工們采購的秋菜之一,價格要低于市價,一斤才三毛五。這次總共用了兩斤,正好七毛錢;
豬肉四塊五毛錢;
油鹽佐料大概要八毛錢。
雖然各種佐料價格不低,但是這些東西買一回能用好幾次,平均下來也不算太貴,這一項裡主要還是油的費用高。
他們的素餡包子好吃,油放得多也是一方面。而大豆油如今憑票就七毛九一斤,去自由農貿市場買的話價格要八毛五到九毛,跟肉價也差不多了。
這樣算下來,今天的包子成本大緻是六塊一毛六。
也就是說,刨去成本,他們今天總共掙了九塊七毛四分錢,快接近十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