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折騰了點兒,好在最後包子沒砸手裡,夫妻倆還是十分高興的。
回去的路上,李翠英就說:“我看這火車站挺好的,人也多,我看不如咱以後就都上這兒來賣吧!”
蘇衛華沒馬上回答,反而把目光投向了女兒,“珍珍,你覺得咋樣?”
看着父母眼中那充滿希冀的目光,蘇麗珍心裡歎了口氣,輕聲反問兩人:“那要是将來在火車站也出現今天這種情況,怎麼辦?”
夫妻倆面色一窒!
蘇麗珍看兩人的臉色,又繼續說道:“爸、媽,你們是不是覺着這火車站門口夠大,如果将來真的又來了一家惡意擠兌咱們的攤子,大不了咱們跟他們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反正火車站有兩個門,咱們各賣各的,誰也别影響誰?”
蘇衛華和李翠英對視一眼,都在各自的眼中看到一抹兒心虛。别說,他們還真是這麼想的,反正他們對自家用了好方子的包子餡兒有信心,不怕貨比貨!
蘇麗珍看他們這反應,就知道自己說中了,心下不禁暗歎,爸媽還是舊思維,根本想不到其實“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是你的東西夠好就能理所當然地受大夥兒歡迎。
何況如今,“酒香”怕的也不隻是“巷子深”!
她有心借這個機會讓蘇衛華夫妻扭轉一下思路,于是當即不客氣地又反問道:“那要是來的不隻一家,再有第二家、第三家,甚至十家、八家的,到時候咱們還能躲到哪兒去?”
夫妻倆想到那個場景面色立刻有些發白,李翠英幹巴巴道:“不、不會吧……應該沒有那麼倒黴……”
蘇麗珍不語,隻是意味深長地看着他們。
夫妻倆在女兒的目光中慢慢沉默下來。
女兒說的沒錯,其實是他們太天真了!想想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跟風,更何況是掙錢發财這種事!
沒擺這個攤子前,他們也跟其他人一樣,看不上幹個體的,直到自己親自參與了才知道,同樣是掙辛苦錢,這擺攤的利潤有多大!
這段時間,認識他們兩口子的朋友、老同事知道了他們擺攤的事,大多數人都表達出了同情和惋惜,覺得他們家妥妥地在走下坡路!
可誰能知道,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已經掙了有小八百塊呢?
盡管夫妻倆秉着“财不露白”的想法,統一口徑,對來打聽他們掙多少錢的人,一律都是一句“對付生活,混個溫飽”。可事實上,這種事根本瞞不住!。
畢竟賣包子不是什麼太複雜的手藝,隻要在他們攤子邊上多留心觀察,很快就能估算出他們這一天的毛利、淨賺,一點不費勁!
現如今随着大批下鄉知青返城,沒工作、沒收入的人越來越多,這涉及到掙錢的事,多少雙眼睛直勾勾盯着呢!
要不然今天這個處處學他們、還惡意擠兌他們的攤子是怎麼來的!
所以閨女說的那些完全有可能,他們光想着躲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良久,蘇衛華才沉聲說道:“要不然這段時間咱就先兩頭跑着,然後再慢慢想辦法。”
畢竟他們家的包子也是有幾個回頭客的!
而且他也不想就這麼灰溜溜地被人擠走,他們第一次擺攤就在客運站門口,肯定是有些不同的。
反正今後在哪兒都一樣,就幹脆不走!
李翠英看了看丈夫和女兒,最後捏緊了拳頭,也跟着點了點頭。
一家人就這件事基本達成一緻。回去這一路,夫妻倆的話都少了很多,顯然是一直在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