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算是寒冬臘月,大家也随時都能吃上這一口熱乎乎的美味。
想出了保溫的辦法,接下來就是開發新菜品,增加鹵味種類的問題。
這裡自然還是指葷菜類。
本來之前蘇麗珍還為肉類貨源供應問題發愁,可這幾個月擺攤下來,他們家算是小有名氣,也能接觸到一些類似“黑市”的隐秘渠道取貨。
這些人大多是偷偷從周邊鄉下收豬,回來私下屠宰販賣,蘇麗珍很早以前就知道有這麼個渠道,隻不過一直接觸不上,如今能搭上這條線,家裡的肉類能穩定供應不說,還省了不少事。
除了豬肉類,蘇麗珍還想再做一些鹵雞和鹵鴨,如今農村不限制養殖,家家戶戶隻要有條件都抓了不少雞鴨飼養。
光是張表舅他們大隊,因為糧食夠吃,這兩年平均每家一年都能養上二、三十隻,算是農戶之家重要的進項了。
蘇麗珍和蘇衛華夫妻倆商量好,天冷收不到新鮮蔬菜就讓張表舅改收雞鴨。
現在他們家主打的是鹵味,每天除了為照顧一些老客會做幾籠包子外,其他都會停掉。
一家人商量好,收上來的雞鴨到時候讓張表舅一家直接幫着宰殺、收拾幹淨,每隻給一毛錢的處理費。除了雞鴨的心、肝、胗、肚、蛋包之外,諸如血、腸、腰子之類都可以讓他們自家留下。
張表舅起初還不肯,覺得太占他們家便宜。蘇家現在跟他定的是每天雞鴨各五隻,不說收這些雞鴨掙得錢,就是每天的處理費都有一塊錢,一個月下來,那就是三十塊!
他覺得農村最不值錢的就是一把子力氣,幹這活就像玩似的,收了那麼多錢還留東西,這哪像話!
還是蘇家人一再堅持,他沒招了,才答應下來,不過自此為蘇家人做事也更加用心。
凡是經他手收上來的雞鴨,品質好、秤頭足不說,還收拾得特别幹淨齊整,别提讓蘇麗珍一家多省心了。
于是轉天,趕上蘇麗珍休息的大禮拜,珍珍小吃家終于久違的又上新了!
雖然仍然是鹵味的範疇,但是這次的種類可是增加了不少,除了鹵雞、鹵鴨,還有豬肘和頭蹄下貨。
幾口大鍋的鍋蓋一掀,那股濃郁的鹵肉香立馬飄出了幾條街,勾得人老遠就邁不動步了!
尤其上新第一天,珍珍家為了回饋新老客戶,但凡今日購買新品鹵味中的任意一種,都額外贈送一份鹵制好的雞鴨下貨,而且是多買多得,疊加不限量!
這麼一來,當天的生意簡直火爆極了!哪怕蘇麗珍一家對此早有準備,特地多備了不少貨,還是被熱情的顧客們一掃而光,原本預計能賣一天的鹵味最後到中午就沒剩下什麼了。
一家三口加上幫忙的林小麥,四個人都忙活得嗓子冒煙、手腳發酸。
不過雖然累了一點,收獲也是實打實的豐厚!
鹵雞和鹵鴨是最先賣光的。
這些雞鴨,他們給張表舅的價格是活雞五毛一斤;在東北,鴨子比不上雞受歡迎,價格略低,一斤四毛錢。
如今還沒有白羽雞這種舶來品,本土的雞種無論是生長速度還是出肉量都遠遠不及前者,加上沒有專門對應的精飼料,所以普遍一隻雞的重量僅在三斤到四斤左右。
一隻活雞宰殺收拾幹淨後,淨重約莫在一斤七兩到三斤之間;鴨子的重量也差不多。
他們家鹵雞定價一塊五一斤,鹵鴨一塊三。
蘇麗珍算了下,今天光是十隻鹵雞、鹵鴨這部分,他們就淨掙了十八塊錢!
而其他豬肉類的收益甚至更高!
果然,當天回家一盤賬,這一天的淨利潤居然達到了七十塊!
差不多比從前翻了一番!
連已經習慣了家裡攤子掙錢速度的蘇衛華夫妻都有點不敢置信,現在錢這麼好掙嗎?
蘇麗珍知道今天主要是不少人圖新鮮,等過了這股新鮮勁兒,這個熱度也會一點點降下來。畢竟這些葷類味道雖好,但是價格委實不便宜,平時大夥兒也就是隔三差五買點解解饞,不可能像買花生、毛豆那樣天天光顧。
加上考慮到可能有人跟風,雖說她對自家鹵味的味道有信心,但是她也深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去掉像王老四那樣惡意競争的,肯定不乏真正手藝好的人,到時勢必會對他們家的小吃攤造成一定沖擊。
所以要維持今天這麼高的營業額并不容易。
不過看見爸媽這麼高興,她也沒有把這些話說出來掃興。
反正有她呢!
她雖沒那麼大野心,但是重活一回,又趕上如今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代,隻要她能抓住機遇,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會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