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華夫妻和蘇小麥大感心疼,好說歹說勸她出去玩玩逛逛。
可她愣是出了房間就守在飯店裡,要麼在大廳招待顧客、收拾桌台,要麼跟着後廚一起洗洗涮涮,總之得了空就使勁幹活。
吓得曹金鳳拽着夏春花跑去找李翠英支支吾吾解釋,說不是她們倆偷懶,是小老闆太能幹,求叔和嬸子千萬别扣她們獎金。
蘇衛華和李翠英頓時感到頭疼。
總覺得孩子有心事,他們卻問不出來,又不舍得逼/她,隻能心裡幹着急。
最後還是張舅媽給出了個主意,讓張表舅趕着馬車把小姐倆一塊接上,去她家待個一天半天的,到時候好好在鄉下的田間野外溜達一圈。
白天就到小溪邊上玩水摸小魚,野地裡采野花;晚上點蒲棒,邊玩、邊熏蚊子;清早再去菜園子裡逛逛,摘點蔬菜果瓜,這不比整天悶在店裡強?
蘇衛華夫妻倆一聽都覺得這主意好,當即跟蘇小麥和蘇麗珍說了,等聽蘇小麥一口答應下來,也不問蘇麗珍,就忙着大包小包給姐妹倆收拾東西去了。
雖說張表舅兩口子都是熟人了,可怎麼說也是上門打擾,自然不能空着手。
給老人的煙酒茶,給孩子們的罐頭餅幹水果糖,還有上次小沈拿來的南方特産果幹和魚幹,等明早再稱幾斤熟食葷菜,這就齊了。
蘇麗珍不過是反應慢了一拍,等回過神來,她爸媽早忙活得沒影了。
隻有蘇小麥陪在她身邊,看她一副少見的暈乎模樣,不由拉着她的手勸她别想太多,說她最近實在憔悴,這次說什麼都該出去好好放松放松。
于是,這件事就這麼以蘇麗珍完全不在狀态的情況下痛快決定了,等她徹底醒過神來時,她和小麥姐兩個人都已經坐上張表舅的馬車了!
也是這個時候,她才驚覺自己最近又犯了老毛病,因為太過沉湎于過去,導緻狀态不佳,讓父母親人跟着擔心。
既然這樣出來走一走能安他們的心,她又何必拗着這股勁?
蘇麗珍一遍又一遍地警告自己,就算内心如何支離破碎,可至少在她應該贖罪的親人面前,她不應該、也沒有資格一再放任自己。
或許是她的自我告誡起了作用,也或許是沿途的盛夏鄉野風光确實美麗宜人,她漸漸也放開了思緒,開始認真欣賞周圍的景色。
張表舅家所在的張家屯大隊路途不近,幾乎快要出了鳳城市的邊界。
他們早上八點從店裡出發,那會兒時間尚早,馬車走在綠樹青草相伴的鄉間小路上,伴着習習微風,格外惬意舒爽。
不過張表舅怕蘇麗珍不适應鄉下的土路,車趕得慢,所以原本預計兩個小時的車程生生又拖長了大半個鐘頭。
尤其九點半以後,日頭高升,氣溫明顯竄高,怕太陽曬壞了小姐倆,張表舅還拿出兩頂一早預備好的新草帽讓她們戴上。
這草帽做工精緻,上面編出了麥穗的花紋,外側還用水藍色帶波點的細布條縫了個可愛的蝴蝶結,一看就是特地給她們倆做的。
蘇小麥不由誇道:“這草帽是表舅媽做的嗎?可真好看啊!”
前面趕車的張表舅回頭笑着解釋道:“她哪會啊,這是俺娘做的。咱屯子裡屬俺娘手最巧,編這些東西總是又快又好。俺知道小麥也是會手藝的,看着還成是不是?”
許是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張表舅說話都不自覺都帶上了鄉音。
蘇小麥笑道:“瞧您說的,我那兩下子可不算啥,跟姨姥姥的手藝可差遠了!”
在遇到蘇家人之前,蘇小麥一直是靠拾撿山貨、編織各種手工藝品為生,她的手藝也是很厲害的,蘇麗珍和張表舅知道,她這話絕對是自謙。
張表舅不由笑呵呵道:“都好、都好,你手巧、啥都能編,珍珍能寫會畫,咋都比俺家那幾個棒槌強!”
蘇麗珍和蘇小麥不由“噗嗤”樂出了聲。
張表舅家四個孩子,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張舅媽每天在店裡都要數落一通,直說家裡四個娃都是讨債鬼。老大憨,老二呆,出去收貨,要不是他們兩口子提前三令五申交代好,那保不齊給你虧個本;
好不容易老三精明點,卻是個書呆子,一看見書就邁不動步;
剩下小四是個女娃,文靜乖巧,比她兩個哥哥還老實,她這當娘的成天擔心這丫頭出門被人哄走了。
就這麼一路說笑着,時間不知不覺過的飛快,十點四十左右,馬車終于到了張家屯。
老遠就看見張表舅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守在村頭,一看見他們的馬車立馬高興地迎了上來。
這一路風景雖然好,但是馬車坐久了也有些累人。
蘇麗珍索性讓張表舅停車,和蘇小麥一起下車,跟兩個哥哥打了招呼,一行人就直接步行到張家。
張家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張,張表舅的母親,蘇麗珍和蘇小麥跟着丁大勇一起叫姨姥姥,她老人家在村子裡輩分很高,所以這一路上遇到的村民跟張表舅打招呼,不管年紀大小,基本都是叫大爺和叔叔,還有兩個喊大爺爺的。
村子地方偏僻,外來人很少,村民們跟張家人打完招呼就好奇地看着蘇麗珍姐妹,有跟張表舅一家關系比較親近地就直接張口打聽。
張表舅就跟一個問他的老漢解釋道:“這是俺們送貨的東家家裡兩個閨女!”
蘇麗珍失笑,“表舅,咱是平等的供應關系,哪有什麼東家!”
她和蘇小麥正準備跟那老人問個好,結果一聲“大爺”還在嗓子眼裡,哪想老漢聽她們管張表舅叫“表舅”,就特實誠地對她們招呼道:“兩位姑好!俺是他侄孫兒張來福。”
這聲“姑”把蘇麗珍和蘇小麥吓了一跳!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麼回應,總覺得是占人家老人家的便宜,隻能含糊着應了聲,趕緊轉移話題,打聽幾句老人的身體情況。
不想老人家還是個愛說話的,當即道:“好啊,可好啦!托您家的福,俺家今年掙了錢了!”
“俺養的雞、鴨,種的糧食、各種菜,都叫大爺爺收走了,您家仁義,給的價格比俺們背到市裡賣還劃算呢!俺們家這一年可沒少掙,俺還尋思回頭要蓋新房子呢!”
“對了,兩位姑這次來能待多暫啊,我回頭叫俺家那口子殺兩隻小雞送過來……”
最後是張表舅嫌這位話多,直接把他轟走了,然後還跟姐妹倆解釋,他這位堂侄孫有點實誠大勁兒了,但人品很好,跟他們家關系也一直不錯。
早些年張來福家的光景比他們家還艱難,也是多虧了近一年把家裡産出的農副産品賣給蘇家,這才見到了活錢,更因為有了這些收入,使得一家子的境遇大大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