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想起了,來的時候還拉了一車給酒店。她記得,周歲的時候,她爸可不是這麼吹噓的,當時還有散賣的貨,看來,散賣的行情是不太行。
但不對啊,“暑假的時候,船上的冰那麼大!您還豪氣的說,不值幾個錢?!”蒙她的?還是人多,又炫上了?
緩了好一會兒,還是熱得垂頭喪氣的楊爸,有氣無力的解釋道:“船艙有多大啊?那點冰錢相比一船艙的魚,微不足道。”
楊萬聽懂了,難怪,她說怎麼老是就隻買那麼點冰,拉着那麼點的魚去周邊縣市,原來原因在這裡,一、冰塊現在還是個新鮮玩意,貴,加入運輸成本,運什麼都賠。二、現有的城市人口還是不夠,能吃得起高價海鮮的更少了,他們家就是最好的例子,餐桌上常見的,不是便宜的魚就是她和哥哥們閑暇時撿回來的海貨!
難怪會說出來找設備,想搞烤魚。烤好的魚不管什麼味,打包好了,都能保存起碼一周及以上的周期,再加點幹燥劑進去,起碼半年起步。
想想碼頭每天浪費的小魚仔,成噸成噸的。楊萬也覺得有點可惜,她的攤子還是太小了,楊家鎮這塊市場也是,太狹小了!她要是能想辦法能把碼頭堆積的魚仔統統都給賣出去,楊萬應該就是全鎮,不對,全國最年輕的萬元戶!
楊萬沉吟了一會,“那如果,在家的空房内建一個火盆子,用火熏呢?不也一樣能把魚給熏幹?”家裡的空房,不是還有兩間沒人住?幹嘛不廢物利用?
楊爸撇了自家女兒一眼,“我很小的時候,就覺得這樣熏出來的魚非常不好吃,黑乎乎的像塊碳一樣,還硬,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在吃不飽的年頭裡,根本就沒有挑的資格,但在你還沒有出生的前兩年,情況就開始好很多了,家裡也就不再做什麼熏魚,火盆子都收了起來,不然,你現在年年還要幫着你奶去檢查屋後的熏魚!進去就糊你一臉煙!”
楊萬直接呆住了,不是吧?難怪,她說她在家裡怎麼沒見過電視上所說的,常用來熏臘肉的火盆。合着是因為不愛吃啊,還不是一個不愛,而是全家都不愛!幹脆,連火盆子都收起來了,看起來這也是一條沒發展前途的路。
接着,她也加入了垂頭喪氣的行列,“要不我們還是去定制設備吧?雖然說貴,但是吧…”組織語言期間,她想到什麼?整個人又煥發了活力,“我也需要用啊,咱們可以定一個不大的。”說着,就用手比劃,就像二三十年以後,那種賣麻辣燙的冰櫃子一樣的大小和款式。
“把發熱管都給豎起來,緊接着,在打點鐵架子,在櫃内層層碼好,用來放魚,攤好的魚,在裡面不僅能受熱均勻,還放得多,要的設備也不需要太大,我就不信了,就這樣還需要多貴的設備?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好嗎?不少人在過冬取暖的時候,不都會開個鳥籠什麼的嗎?跟我們想要的一個樣。”
現在他們要的設備,原理同樣啊!她記得,以前,看新聞的時候,老在冬天看見,有些手癢(賤)的小朋友,總會在取暖的時候,在鳥籠上放點菇呐、對蝦什麼的,第二天都能直接烘烤成幹!和薯片一樣,酥脆!要是沒有大人看管的話,估計都能烤到起火!
而她烤魚大業,現在受限于沒有時間做,所以才會導緻出攤時間不确定,才會使得最後一班渡輪都走了,她還有剩下的沒賣完。
如果有設備能解放人力的話,中午,她讓耀祖抓緊午休時間沙好魚,放入烤箱内,傍晚,她都帶着啟長青他們拉着成品就直奔碼頭!
至于一樣熱銷的冬瓜茶?它還是比較好處理的,畢竟它需要時間發酵,隻要在周末和周三把需要用到的茶給弄好,讓它自己發酵,基本上,每天都能有貨拿去賣。
而且,準備天冷了,還能用原先擺爐子的空地烤茶,不然,大冷天的,在室外吹着寒風還喝冷飲?跟冬天吃冰糕有什麼區别?都是少部分人的愛好,賣了,沒有量。
所以,現在阻止她能提前收攤,需要頭疼滞銷成品的唯一難點是,她沒有時間再像暑假時一樣,慢慢的,邊烤邊賣,但如果能蹭上她爸的爐子就不一樣了。
白天,她爸,哦,不對,他還要跑周邊的縣市呢,根本沒有空給看爐子。她奶或者她媽忙完地裡和家裡的事情,給她和她爸看爐子,翻翻魚,一天下來,怎麼着都夠那兩三個小時賣的貨了。
在此期間,她還能幫着她爸試驗出後世賣的非一般暢銷的鳕魚餅!率先占領市場!想到這裡,她信心十足的說道:“我的烤魚大業也需要爐子啊,不單單你賣的大烤魚需要,我的烤小魚也要。”
楊爸幽幽的看着自家突然驕傲起來的女兒,他就是這麼打算,出發前,才打算帶小百萬出來的,來到市裡,問清價格後,“你确定嗎?能回的了本?”賣那點小吃,才得幾個錢?就想和他合爐搞生意?
楊萬想到暑假的收獲,很肯定的點點頭,這還是在隻有鹽和辣椒鹽的支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等再過個幾年,物資沒那麼緊俏了。各式調料開始泛濫起來的時候,能烤的産品隻會更多!她敢保證,她的生意隻會更好!
套上個自家設計的包裝,不就像辣條一樣,賣到全國各地不是夢!她爹的也是一樣!到時候一綜合,搞個産品多樣化,隻要質量把控好,不讓自家出什麼食品安全的問題,牌子不就打出去了?
而且,再往後,真空包裝機走下鄉,想做小生意的都能買得起,更何況是他們家!像某勁小魚仔、某湖小魚仔一樣,用真空包裝進行保鮮後,能賣的地方就更多了!
他們家産出的小零食,賣出的利潤就更低了!除非率先打出名聲!經營個十來年,品牌效應不就形成了?楊萬覺得定制“烤箱”可行!還要快速的行!
楊爸一臉不信,直接伸出手,“我不信,除非買設備的錢,咱倆一人出一半,不能光聽你兩句話,就賠光我的本錢。”
楊萬無語了,合着在這裡等着她呢?說真的,誰家要是看見自家的小孩,在做生意上這麼能折騰,還能賺得到錢,不說支持吧,起碼在一應供應上,都是全力支持,不拖後腿的!
她爸倒好,在她擺攤前期,是給她解決了要更換設備的問題,聽說還去了碼頭送禮,給她攤子周圍的攤主都打了招呼,讓他們看着點,别讓她讓人欺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