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親王的長子今年不過兩歲,還是連話都說不清的年紀,被側福晉瓜爾佳氏抱在懷裡,眼巴巴看着幾個哥哥滿園子亂竄。
“啊啊…哥哥!”
康熙的幾個兒子來了王府,能待客的長子年紀過小,隻能由福晉帶着兩個側福晉待客,把幾人請到園子裡遊玩,幾個女人坐在花廳裡喝茶烤火。
楊氏看着不停想往園子裡去的保泰,對瓜爾佳氏道:“姐姐何不讓乳母抱着孩子出去玩,今兒天氣正好,難得幾個阿哥都過來玩。”
瓜爾佳氏解釋道:“這孩子身子弱,吹了冷風就容易咳嗽,我可不放心他出去。”
坐在主位的福晉此時也發話了,“這話很是有理,咱們府上子嗣稀少,保泰是咱們爺的獨苗,可不敢馬虎。”
頓了頓,福晉又對身邊的丫鬟說:“這會子起風了,芬兒,你去把幾個阿哥都叫回來。”
不過半刻鐘,胤禛領着兩個弟弟回了花廳,丫鬟乳母立即圍了上來,擦汗的擦汗,換衣裳的換衣裳。
福晉掃了一圈,卻沒見着年紀最大的胤祈,“四阿哥,你們大哥呢?可是去了前院萬歲爺那?”
胤禛剛要說話,就被兩個弟弟合夥擠到了後面,他眼睜睜看着兩個弟弟膩在皇嬸身邊,左一句嬸嬸,右一句嬸嬸,哄得福晉喜笑顔開。
而此時的胤祈已經偷溜出了裕親王府,坐上了去曹府的馬車,走了近兩刻鐘,才到了梨花巷,曹家就住在這條巷子裡,因巷子裡幾棵百年梨花樹而得名。
下了馬車胤祈興沖沖跑到了曹府大門前,跟在他身邊的李仲先一步敲響了大門,不一會,正門打開了一條縫隙,一張略顯不耐煩的臉出現在二人面前,在看清胤祈的臉後,那人的态度瞬間就變了。
“大爺?不不不,大阿哥!大阿哥回來了!”小厮見到胤祈十分激動,連忙打開大門,朝裡面喊了幾聲。
此時的榮安堂裡擠滿了府裡的主子,曹寅這會還在當值并不在家,曹老太太坐在榻上,摟着一年輕婦人直淌眼淚。
“仗着你爹不在京中,竟敢這般欺辱我們曹家,去把大老爺叫回來,讓他去問問吳家究竟什麼意思?”
李氏忙安撫道:“老太太别急,已經去讓人叫老爺回來了。”
年輕的婦人隻一味擦着眼淚,身邊的乳母哄着個五六歲的孩子,母子二人一早就匆匆回了曹家,身邊隻帶了幾個陪嫁的下人。
“讓額娘擔心,是女兒的不是,可那吳家差點逼死了軒兒,女兒沒了法子,隻能回娘家來。”婦人哭哭啼啼說起了事情的始末。
曹韻是孫嬷嬷與曹玺的獨女,自幼養的嬌氣,後嫁與恭順侯世子,第二年就生下長子,夫妻倆感情甚好。
隻是那吳家老太太一味的偏心小兒子,加之小兒媳又是她的嫡親侄女,對這個長媳多有不喜。
此番且是宮裡傳出消息來,要為四阿哥擇伴讀,佟家為了此事很是忙了一陣,吳家去世的老侯爺曾與佟家交好,佟家便許了吳家一個名額。
這事對于吳家仿佛天上掉的餡餅,簡直樂不思蜀,自老侯爺去世後,吳家在朝上沒甚建樹,隻能守着昔日姻親度日。
整個吳家也就曹韻所出的吳軒最為合适,比四阿哥稍大些,書讀得也不錯,為此夫妻倆狠下心來,好生磨了磨兒子的性子。
偏偏到了時候,送往宮中的名字卻變成了吳佟氏的侄子,吳老太太的侄孫,這個消息可謂是給了恭順侯夫妻倆一個晴天霹靂,尤其是恭順侯跑去老太太院裡狠狠發作了一通。
奈何吳老太太也是個混不吝的,比大兒子鬧得還厲害,大有不聽她的話,吳老太太就敢一根白绫吊死,做兒子的哪是當母親的對手,吳侯爺隻能姗姗而歸,夫妻倆隻能咽下這個苦。
吃了個啞巴虧也就罷了,府裡上下見二夫人得勢,紛紛開始巴結二房,明裡暗裡擠兌大房,甚至險些害了曹軒。
因這事,曹韻忍無可忍,直接和吳侯爺翻了臉,逼着他查清此事,可惜吳老太太又插了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曹韻一氣之下直接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李氏看着哭成一團的母女倆,頭疼的不行,一面罵着吳家,一面盼着大老爺快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