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筝練球有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實踐出真知。在和對手互搏的過程中學習、反思,把對方的東西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第二,看看也行。通過打球的錄像,自己感受主人公的技法,然後輔以實踐,把人家的東西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第三,教學進階。了解理論知識,教練從旁指導,常規式學習。
陸筝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可以吸收任何乒乓相關的知識,且至今沒有發現她的容量上限。不過她終究也是個普通人類,無法突破自己的身體極限。
有些打法她get到了,但施展不出來……有些球她也預判到了,但就是接不着……諸如此類。
所以陸筝的比賽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比如對手有個球打了過來,她要麼原地不動氣餒捂臉,要麼氣的跺腳轉身不管球,甚至直接離開球台去拿毛巾擦汗。
她知道球會怎麼落,知道自己接不到,所以幹脆放棄掙紮,連跑都懶得跑。
即便如此,業内人士依舊對她十分看好,無他,就這預判能力都很逆天了。
她的預判很準确,那些球以她現有的能力,或者說現有的身體條件,确實接不到。
十幾年後,廣大網友們回顧陸筝早年的比賽,都說她身體裡可能藏着一個AI,或者綁定了什麼乒乓球奪冠系統,不然怎麼解釋這開挂的職業生涯。
2010年,68歲高齡的周顯平繼續帶着12歲的陸筝橫掃各大乒乓球賽事,但參加的賽事比去年少了許多,少上加少。
沒辦法,初中生的課業真的繁重。
陸筝牟足了勁平衡打球和學習,可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呢?升學之後她的成績一直保持在班上的中上遊,馬馬虎虎,算看得過去。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也是同年,中國乒協确認鐘儀琳不參加本賽季乒超聯賽。自去年結婚休假以後,鐘儀琳已經許久沒在公衆面前露面,也一直沒歸隊,種種迹象表明,這位乒壇一姐離退役不遠了。
“琳姐,你還年輕,怎麼就想着退役了呢?”去鐘儀琳家蹭飯時,陸筝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雖然還沒公開,但相熟的人都知道,鐘儀琳确實要退役了。
廚房裡,鐘儀琳把可樂雞翅從鍋裡盛出來:“覺得沒意思了呗。”
把最後一盤菜放到餐桌上,她邊解圍裙邊說:“你看,我所有的冠軍都拿到了,大滿貫兩次,奧運會冠軍也有四個,已經沒有什麼挑戰了。”
“你應該懂這種感覺。”
陸筝輕車熟路的拿碗盛飯,乖巧點頭。
她懂。
沒遇到李喻之前,她也覺得打球沒意思。
說起來也有兩個多月沒見過李喻了,自從她被周顯平帶在身邊後,和李喻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啊,你到時候就算要退役,最起碼得超過我知道嗎?”
陸筝是個什麼性格,鐘儀琳也有了認知:她是個很随性很率真的人,喜歡什麼就會付諸行動,不喜歡了也不會委屈自己。
她毫不懷疑未來的陸筝走到山頂之後會直接下來。
她已經默認陸筝一定會達到那個成就。
陸筝嘟了嘟嘴,眼珠子轉了一圈,似乎在考慮什麼,而後答道:“知道了。”
尋常的一次對話,許下一個不尋常的承諾,而陸筝也真的踐行了這個承諾。
同一時間,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的會議室裡,國乒女隊的教練林立骅正在等待他的老朋友,同時也是國乒男隊的主教練李國倫。
林立骅和李國倫在職業生涯時被稱作雙子星,退役後二人分别進入國乒隊擔任男女隊的教練。不過李國倫的教練事業更順一些,從2003年開始便是國乒男隊代理主教練,成為中國乒壇最年輕的主教練,并且一再連任。而林立骅在2008年競聘女隊主教練時失敗,輸給了前輩施皓。
哥倆約在一起是為了讨論陸筝。
從陸筝第一次在公開賽事露面,林立骅就開始關注她了,也有過幾次現場觀賽,他很看好陸筝,認為她進國家隊隻是時間問題和契機問題。
而現在,時間到了,契機來了。
半個月前,國際乒聯宣布乒乓球混雙項目成為2012倫敦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并取消了男雙和女雙,改為團體賽。
團體賽倒還好說,雙打依舊存在,就是由頭變了而已,無傷大雅,可混雙的變革大有不同。
混雙一直在世界乒乓球錦标賽等國際比賽中存在,但直到現在才成為奧運大家庭的一份子。
鐘儀琳已經确定會退役,隻差找合适的時機公開,女隊的主力将由排名前四的羅曉溪、郭玥、鄧琳、方穗禾接上。
女隊上一代主力是鐘儀琳和汪琦。
汪琦是名副其實的傳奇人物,女子全滿貫第一人,在鐘儀琳還沒起來之前,汪琦就是絕對主力。
2008年京市奧運會,鐘儀琳戰勝了這位一直走在自己前面的師姐,獲得女子單打冠軍。
奧運會結束後,汪琦宣布退役。
按理說鐘儀琳作為絕對主力應該是老帶新,直到出現下一個把她打下來的人,但她不按常理出牌,巅峰時期就想退下來了,導緻女隊現在清一色都是剛冒頭的小将,梯隊建設有了瑕疵。
不過瑕不掩瑜,因為這些小将都是能上戰場的人。
羅曉溪、郭玥是同齡人,原本應該是接力鐘儀琳的下一代,然後鄧琳、方穗禾作為種子繼續下下一代,哪怕鐘儀琳退的猝不及防,羅曉溪和郭玥也不是兜不住,壞就壞在郭玥出問題了。
内部開始流傳鐘儀琳退役的消息後,郭玥的心态發生了變化,她對自己的認知産生了偏離,開始自恃資曆高而放松對自己管理的要求,認為自己将接盤鐘儀琳成為女乒一姐。
郭玥有這樣的想法也不難理解,她的履曆确實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