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筝穩穩當當地再次将球壓回馮佳婷的反手位,這球理論上隻要上台就能結束戰鬥,可馮佳婷在完全失去位置的情況下,竟然瞬間将球拍從右手換至左手,在撲向反手位的過程中順勢勾了一闆,現場頓時響起一陣克制的輕呼聲。
不過這球陸筝救了回來,恰巧也落在她的反手位,她邁出了自己能邁的最大幅度步伐,加上左右開弓換手把球掄了回去,這還不算,那個球還是個穿越球,弧線壓的極低,馮佳婷壓根沒有挑的機會,陸筝赢下了這一分。
這一回球落地時,所有人都為二人的驚豔回擊拍手稱贊,串門的男隊員們也打從心底裡佩服二人這一球,精彩!隔壁的男隊被突然的喝彩聲吓了一跳,紛紛看向女隊這邊。
換手擊球考驗運動員的什麼素質呢?可能并不是弱手的能力,也不是換手的娴熟程度,而是在腳步快速移動和換手擊球這兩個方案之間進行判斷,然後選用耗時更短的那個。
在世界乒壇,成功命中的換手擊球本就十分罕見,且大都由男運動員完成,作為女運動員,馮佳婷和陸筝敢于在比賽的關鍵時刻秀出靈感技驚四座,則更顯難得和珍貴,特别是陸筝。
換手擊球本來就是遭遇對手變線,自己腳步跟不上,不得已而為之,既然是死馬當活馬醫,能打到球已經很不容易,還要上台,還要變被動為主動,還要得分,那就更難了,而陸筝在遭遇對手換手擊球的情況下,首先心态沒有被沖擊,然後自己也來了一個換手擊球,最後還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難度。
穿越球指的是沒有從球網上方經過,而是從球台側面繞過網柱,打到對方球台的回球。這樣的非常規回球往往會使對手來不及反應,或者因為球彈跳高度低而無從還擊,而且沒有了球網的束縛,能把球拉的弧線很低,可以說貼着球台過去,産生“球怎麼不跳”的錯覺。
馮佳婷已經打出了神仙球,陸筝又回了個神仙球上球,雙層buff才是大家歎為觀止的原因。
林立骅笑得比陽光都燦爛,根本合不攏嘴,他敢說這一球絕對能載入乒乓史冊,隻可惜沒對外公開,不過隊内賽有攝像記錄,也算留存下來了。
鐘承翊看到陸筝的回球時咧開嘴笑了,随即單手撐着腰離開現場,沒加入大家的誇誇團。
袁辛本來還在鼓掌,見鐘承翊走了立馬小跑跟上去。
“這球是真不錯,像我的風格。”袁辛連跑帶跳,臉上藏不住的雀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剛打出個神仙球。
鐘承翊的語氣帶着一絲歎息,像是在感慨:“本來還覺得挺像我的,怎麼就長歪了。”
“不服輸這一點确實有點像你哈哈。”袁辛笑得沒心沒肺,下一瞬突然反應過來,上演了笑容消失術:“等等,什麼叫長歪了?”
“長歪”的陸筝被小夥伴們好一陣誇,轉頭一看,馮佳婷也被小夥伴們圍在中間,她頓時心裡平衡了。
這一球不是她一個人造就的,她和馮佳婷缺一不可。
下一場徐夢對鄧琳,兩個都是陸筝的小夥伴,誰赢球她都矜持的鼓掌,嘴角隻是禮貌性的扯了個小弧度。笑的太開心好像不太好,一個人赢球意味着另一個人輸球,一碗水要端平!
鄧琳以4-2赢了徐夢,下午的決賽名單便是陸筝VS鄧琳。
從前在市隊時鄧琳也跟陸筝打過幾回,戰況是陸筝三勝四負,距離二人上一次交手也已過了小半年。
成長後的陸筝對上曾經的“小師父”,結果會如何呢?
這個先暫且放着,下午的事下午再說,中午吃飯的時候陸筝被訓了一頓。
别看林立骅在比賽時給予陸筝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其實他看得可認真了,心裡也跟明鏡似的,憋了個大招等賽後算賬。
因為鄧琳是一個不容小觑的對手,林立骅覺得有必要在賽前先給陸筝做一下思想工作。
午飯期間二人都沒去食堂,陸筝跟着林立骅回了辦公室。
“你還在市隊的時候我就看過你比賽,一直到現在進了國家隊,你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知道是什麼嗎?”
“還有今天那個球,也有問題。”
陸筝:?
别的就算了,怎麼打了個好球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