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馬上就要到去桐城交差的日子了。
此時已經入冬,天氣轉涼,哦不,應該說是逐漸凍得人瑟瑟發抖。
寨子裡的衆人徹底換上了冬衣,床鋪也換成了厚些的被褥,以及貼身時自帶暖意的面料。
在食物方面更是一番大工程。
山裡不好種植谷物,所以大家隻能去城裡的集市上購買大量的幹糧谷物囤起來。
另外像白菜蘿蔔之類的蔬菜統統腌起來,在院子裡擺了滿滿當當的十口大缸。
而寨子裡最不缺的就是各類菌菇和肉。
靠山吃山,無名寨的夥食永遠都少不了這兩樣,壓根兒不需要花錢去買,也不需要像蔬菜一樣自己費心去種。
蘑菇在山上撿就成,肉類更是吃都吃不完,于是很大一部分被風幹、煙熏或者腌制,能一直吃到來年開春。
唯一一樣比較稀缺的就是鮮果了。
繼上次大家齊心協力把柿子都摘回來之後,山上就在沒什麼鮮果可以吃的了。
于是大家隻能去城裡的集市買一些冬棗、梨子、梅子、紅果之類的,還有一些西域商人帶過來的葡萄幹。‘
賀聽瀾号召大家先趁着有新鮮的水果多吃一些,等再過十幾天到了冬月,天寒地凍,漫天飛雪,到時候想吃鮮果也沒得吃了。
一開始下雪,大家就會把柿子和梨子做成凍柿子、凍梨子,想吃的時候放在室内暖和暖和,也别有一番風味。
而像冬棗、梅子、紅果這些水果隻能做成蜜餞,雖然味道也不錯,但是到底沒有新鮮的那麼清甜可口。
而衆多禦寒準備工作當中,最耗時耗力的就是準備燃料和修繕房屋。
首先每個屋子裡都得配備炭火盆,去年用剩下來的可以填補一些,但是一年去過了,許多都有損壞,還是得去買一些。
而像柴火、煤炭、草料這些更是要堆滿一個大倉庫。
這些日子賀聽瀾号召大家先不要急着打獵了,畢竟寨子裡的皮子夠穿,肉也夠吃,還是得緊着把柴火砍夠了才行。
“順子,來搭把手!把黃泥拿給我!”賀聽瀾蹲在屋頂,沖底下喊道。
“來了!”順子踩着梯子爬到半空中,将一桶黃泥用力舉過頭頂。
賀聽瀾接過來,開始在屋頂修修補補,把所有有可能漏風漏雨的縫隙都填補上。
“像這裡,這塊翹起來就是隐患。”賀聽瀾指着屋頂一處幹裂向上卷翹的地方說道,“冬天大風這麼一吹,很容易就給掀起來,到時候漏風挨凍事小,萬一睡覺的時候屋子塌了能砸死人。”
“哦哦,我懂了!”順子連連點頭。
在底下圍觀的其餘人也十分認真地點頭,專心緻志地看着賀聽瀾給他們示範。
“還有這個棉簾。”賀聽瀾提起一張厚重的塞了棉花的簾子說道,“待會兒大家在所有窗戶和門裡面都裝上這種簾子,特别保暖,而且不怕風吹。”
“今年冬天估計要比往年都冷許多,大家千萬不能在禦寒一事上掉以輕心,都按照我說的去修繕自己的房屋。學會了就快去,有什麼問題就問我。”
賀聽瀾話音一落,大家散的散,留的留,烏泱泱鬧成一片。
“大當家,我們的簾子不夠長。”
“大當家,為什麼我這桶黃泥這麼稀啊,我擔心它沾不牢固。”
“大當家,我們屋子裡的炭火不夠用。”
“大當家,我們還少兩雙加毛的鞋子。”
“大當家……”
“大當家……”
這些人七嘴八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困難。
賀聽瀾一張嘴應付他們十幾張嘴,說得口幹舌燥、心力交瘁。
他突然有種自己化身為濟慈堂堂主的感覺。
這跟對付一群小孩子有什麼兩樣?
不過說起濟慈堂,去桐城的日子就快要到了。賀聽瀾想到。
過了好一會,賀聽瀾終于應付完了大家的問題,兩腳抹油地溜了,生怕誰半路又想起什麼事來,返回來找他。
他得趕緊回屋喝點水喘口氣。
真是,這什麼鬼天,又冷又熱的。
冷是天氣冷,賀聽瀾的耳朵鼻尖都凍得通紅,被寒風吹了大半個時辰,快要沒知覺了。
熱是他忙活得熱,這一會賀聽瀾出了一身的汗,中衣都濕了。
賀聽瀾一推開門,發現傅彥竟然在他房間裡等他。
“哎!你怎麼來了?!”賀聽瀾又驚又喜,撲上去一把抱住傅彥,親昵地蹭了蹭他的鼻尖。
這段時間寨子裡忙翻了天,先是江如雲的及笄禮,後是一大堆準備過冬要做的工作,每個人都忙得站不住腳跟。
兩人已經很久沒機會好好膩歪一頓了。
雖說每天都可以抱着對方入睡,但是白天累得要死,晚上腦袋一沾枕頭就睡着了,壓根兒沒機會說體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