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才蒙蒙亮,大家就陸陸續續起來了。
賀聽瀾他們睡的帳子是用氈子搭的,擋風禦寒,保溫效果特别好。
以至于賀聽瀾猛然一鑽出帳子,瞬間被冷風吹了個透心涼。
一下子就清醒了。
燕十三看賀聽瀾打了個哆嗦,趕緊上前問道:“大當家,再披件衣服吧,别着涼了。”
說着,他就要把自己的外袍脫下來往賀聽瀾身上披。
賀聽瀾連忙推開,“不用不用,你自己穿着,我稍微活動一下就熱了,穿多了會出汗,反倒容易着涼。”
燕十三這才罷休。
晏臻選的這是個什麼地方?賀聽瀾心想。
不偏不倚正好選了個風口,昨晚大風狂肆地刮,他躺在帳子裡都能感覺到帳頂在晃動。
以至于賀聽瀾一晚上都在擔心會不會睡着睡着,帳子就被刮飛了。
經過一晚上的思考,賀聽瀾心中有了初步的計劃。
他找到了正在準備今日早餐的晏臻。
“晏主簿,可否移步一下?”賀聽瀾拍了拍晏臻的肩膀說道,“我有個建議,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
晏臻聞言擡頭,頗為好奇地問道:“什麼建議?”
“我是覺得這裡的禦寒措施還可以加強一些。”賀聽瀾道,“百姓們既沒有帳子睡,穿的衣裳也單薄太多,這樣下去不知會有多少人凍死。”
晏臻面色凝重地歎了口氣,道:“你說的這些我又何嘗不知道?隻是現在我們能做的隻有這麼多。至于能不能挺過來,隻能看每個人的造化了。”
“或許你們有沒有想過,縣衙能調動的帳子雖然有限,但是咱們可以号召大家一起搭建簡易帳子呢?”賀聽瀾提議道。
“其實自己制作帳子很簡單,我粗略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境,是可以實現的。”
晏臻聞言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說:“願聞其詳!”
“搭建帳子需要用到的東西無非這麼幾樣:用于支撐的木杆、用于覆蓋保暖的氈子或者席子、用于連接的麻繩,以及用于穩固的石頭。”
“這些都能在附近找到,我們可以号召大家去搜集材料,然後再統一給大家示範怎麼搭建。這樣一來今天晚上所有人就都能睡進帳子裡了。”賀聽瀾說得頭頭是道。
晏臻似乎有些不可置信,但是見賀聽瀾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于是他立刻拱手行禮道:“若是義士肯出手相助,晏某感激不盡!”
“這個好說。”賀聽瀾笑着拍拍自己的胸脯,“包在我身上!”
賀聽瀾蹲下來撿了一塊石頭,在地上寫寫畫畫起來。
“你看,一般來講為了保證帳子不被大風吹倒,它不能太高,最好保證在人的肩膀以下。”賀聽瀾說着,在泥土上畫了一個四角的錐狀物。
“考慮到流民人數衆多,每個帳篷最好能多住一些人。所以我們要盡量讓帳子的斜邊長一些。”
賀聽瀾指着從上至下的斜邊說道:“在保證席子不塌陷的情況下,這條邊盡量不能超過兩丈。”
“按照高度八尺、斜邊兩丈的長度來算,每個帳子能睡八個左右的成年人。不過以現有的孩童數量來看,每個帳子裡擠下十個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晏臻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十分專注地看着賀聽瀾。
賀聽瀾繼續講道:“所以隻要把流民們分成十人一隊,從每個隊裡面挑一個人出來教會他們搭帳子的方法,再讓他們組織自己的隊伍去做。這樣一來我們隻需要教會這三百個人就可以了。”
“太好了!”晏臻激動地站了起來,“那咱們立刻就去安排吧!争取今晚能讓大家都睡上帳子!”
“诶等等!”賀聽瀾一把拉住躍躍欲試的晏臻,“不過駐紮的地點需要換一換,現在這個地方風太大了,我怕帳子會被風給吹跑。”
晏臻面露難色,“可是,這已經是我們能找到的唯一一片足夠大的平原了。其他的地方要麼不夠大,要麼都是些坑坑窪窪的,不方便管理。”
“其實坑坑窪窪也沒什麼不好。”賀聽瀾說,“隻要沒有安全隐患就行。”
他往南邊一指,“你看那邊,正是無極山的背風面,相對來說風要小很多。而且那邊地勢也不低,鮮少有野獸出沒,離可以砍柴的樹林也更近些。”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那邊都比這裡更适合駐紮。”
晏臻激動地點點頭,“好,我這就去叫兄弟們搬過去!”
說罷,晏臻快步跑回去,對其餘的士兵和官吏解釋他們要做的事情。
趁着粥棚還沒有搭起來,大家趕緊擡着東西一起往南邊走。
百姓們拖家帶口,也跟着官吏緩緩遷徙。
在新地點安頓下來之後,晏臻對賀聽瀾道:“義士,要不你來組織一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