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垠的沙漠公路邊突兀的出現了一座看起來有點破敗的建築,沙漠中的瓢潑大雨讓往來的旅人對于行車安全擔憂,一對情侶開車行駛到建築面前,看到上面牌匾寫着關外博物館,門口還停着三輛越野車,有統一的車标,看起來是一個車隊的,情侶便更加安心了一點,他們停好車準備進博物館裡避雨順便參觀一下。
進門前回頭确認車燈有沒有關的時候,看到路上有一個在狂風暴雨中歪歪斜斜騎自行車的人,他把自行車斜靠在路邊蹚進對面的沙地,凹陷的沙地裡用來固沙的草方格被大雨泡着,水面浮了一層草,騎車的人把沒有泡爛的草撈出來放在自己草編的籃子裡,情侶大聲對着那人喊,讓他等雨小一點再處理,可是就幾米的距離,對方完全聽不到他們的話,也像沒看到他們似的自顧自撈着草苗,女孩看到自行車上寫着關内護林。
情侶覺得也不要影響護林員的工作就沒有繼續打擾,走進了博物館,僅一門之隔,博物館院内的風雨感覺要小很多,情侶覺得是圍牆夠高所以擋風,也沒有在意,走到博物館門口時需要推一道很厚重的門,情侶合力也隻推動了左邊的半扇門的門縫,門上挂着一個極其精美的巨大的風鈴,隻是他們的門開的太小了并沒有碰到風鈴。
博物館的屋頂從裡面看起來要比外面看起來高很多,風鈴應該是銅質的,表面有一層綠色厚厚的銅鏽,像是一口大鐘挂在高高的房梁上,風鈴邊緣挂着一圈小的銅鈴铛,也是被鏽迹布滿,垂下的繩索上挂了幾排小面具組成的流蘇,看上去應該是木質的,漆色幾乎已經掉完了,幹裂的木頭也被風蝕的沒有什麼棱角。
男孩看着那口像撞鐘一樣大小的風鈴總覺得哪裡有點奇怪,女孩看出了他的疑惑:“怎麼了?這個風鈴很震撼吼?”
“不是。”男孩回答:“不隻是震撼,隻是風鈴銅制的部分像是濕氣浸潤的鏽,肉眼看上去表面都是潮潮的,尤其是挂着的那些小鈴铛,是完全被銅鏽侵蝕的,可是底下的面具卻是幹燥的,看起來它的老化像是風蝕的,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女孩又看了看風鈴:“emmm……會不會是外面正在下雨,銅鈴的挂繩滲了雨水下來呢?沙漠上的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有可能每次下雨就隻滲到銅鈴雨就停了,所以面具是幹燥的。”
男孩兒還是覺得奇怪,但是女孩的說法不無道理,他便和女孩往博物館裡走,這個博物館是免費的,也沒有售票,連遊客接待中心這種地方都沒有,廁所也是沒有找到,入口直接刷證件就可以進去,一個工作人員都沒有,更沒有看到遊客的蹤影。
博物館看起來也就3個展廳大小,門口那三輛越野車的人應該進來就能碰到才對,兩人也沒有看到他們的人影,博物館展出的是一些沙漠民族的墓葬文化,有大大小小的棺椁和兩具幹屍,旁邊有一些照片是發掘這個古墓時的照片,照片中整整齊齊擺放着很多的棺椁,棺椁都是整齊的石棺,石棺表面還貼了磚,照片中棺椁的顔色仍然保持的還是很好的,隻是表面有一些墓土敷在磚面上,墓葬挖掘之前的墓碑是一堆打在沙裡的木樁,介紹裡說是用來固沙和除潮的,照片的棺椁群中最後一排有幾個特别鮮豔的棺椁,看起來像是新的一樣,文字介紹中卻也沒有特别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