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的男子十米台單人比賽,趙漸鴻一路斷層晉級,最終也很争氣的在這單人跳台決賽裡跳出了500+的成績。
毫無懸念的拿下了金牌。
之後的幾項比賽裡,舟陽隊都表現的很出色,均有獎牌入賬。
伴随着勝利的喜悅,迎接姜廣的卻是更為密集的訓練日程和他的初三期末會考。
因為這半年的訓練更多,他能去學校的日子就少了很多,好幾次月考成績都有所下滑。這幾天比賽,他也沒比完就玩,反而是開始惡補自己的功課。
前幾天張雅君還給了他一點壓力,讓他務必在這次期末會考考到年級前一百,穩定自己的位次,保證明年也能順利升市十一中的高中部。
市十一中是舟陽老牌學校了,重點率一直很高,體育文化生的比例也沒差太多,對于體育生來說是個很友好的學校。
雖然說如果姜廣有機會去到國家隊參與訓練,這高中肯定讀不成。但張雅君就想留個退路,畢竟體育這條路子沒法避免會碰到傷病,如果真傷的嚴重,那跳水跳不了,姜廣也能重新回去學習,走正常的高考路子。
姜廣也清楚張雅君的良苦用心,所以學的也很努力。隻不過他這個靈魂接近三十歲的腦子,有時候确實沒年輕人轉的快,有些部分已經被社會打磨的僵化了。
原本想拿着“鞭子”趕進度練動作的餘慶豐,看着姜廣這麼沉迷在學習裡,也不忍心讓人白天練的腰酸背痛,晚上還得挑燈夜讀。
最後也把人給趕去學校裡了。
為此還問了姜廣好幾次,要不要在他們體校上文化課算了,畢竟現在舟陽跳水隊已經合并在市體校,也有專業的文化課老師。
姜廣不是沒想過,但是張雅君覺得都在一中讀了這麼久,而且一中的師資肯定也比體校好不少,最後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
回去學校的前一天,張雅君把人趕去理發店不由分說地剪了個寸頭。姜廣本身五官就挺拔,眼底下有一顆小小的痣。不笑的時候本身的氣質就顯得冷淡,但笑起來就像個暖爐,和寸頭的氣質完全不搭調。
但這已經入冬的天氣,沒了頭發還真會覺得冷。好在他回學校那天,有先見之明從家裡揣了頂毛線帽,一出門就戴上了。
結果到了學校,卻被告知這幾天是校運會,沒有課程。
所有人都以為他不去學校,也就沒人通知他。不過今年一中的校運會确實一直在推遲,不然也不會在這已經入了冬的時候辦。
他們班體委看見他時,兩眼放光。
“姜廣,你竟然來了!我們班唯一體育生,能不能在校運會上報幾項啊,求求了,我們班實在沒人,就剩這倆沒人去了。”
他垂眉,“什麼項目啊?”
“男子三千米和鉛球。”
“哦,但是我又不練這個啊。”他試着推脫。
體委眨巴眼,“求求你了,但是你是體育生,比其他人體格肯定好不少,而且前幾天他們在電視上看你比賽,都說你八塊腹肌,再怎麼差也比我們一坨肥肉好吧。”
面對這番軟磨硬泡,姜廣實在沒法狠下心拒絕,隻好提前給體委打“預防針”。
“我和你說,我三千米和鉛球都很一般,可别指望着我拿名次就行。”
體委興高采烈,“得嘞,沒事沒事,下回我一定向學校建議一下,增加一個跳水項目,那你肯定拿第一。”
姜廣笑了笑沒說話,而且他們又待不到下一屆運動會了。
本來來學校打算大展身手把落下的功課全補回來,但碰上運動會,也隻好跟着人到操場集合,而且還得做做熱身,畢竟三千米的比賽就在開幕儀式結束後。
校運會其實是大部分學生最喜歡的日子,畢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裡度過兩三天,暫時逃離學習的壓力,能喘幾口氣。
姜廣其實還是因為在跳水隊裡做多了體能訓練,三千米測試也跑過好幾次,才敢一聲就應下去比三千米的比賽。
但鉛球他是真沒底,保不齊就能在其他人期待裡拉一坨大的。
“姜廣,聽說你最後報了三千米跑?”身邊的女生突然扭頭問他。
是之前一段時間坐他前面的女生郭彤,但平時他課上的少,其實也都不怎麼熟悉。
“對,體委說沒人報了,讓我頂上。”
郭彤笑他,“體委确實這兩天在班裡求爺爺告奶奶,都沒人理他,聽說他一個人就報了八個項目。”
姜廣搖搖頭,“看來這班幹部真是不好幹。”
“那個,我前兩天在電視上看你比賽了。”
“啊,你也看了?”
郭彤點頭,“你現在可火了,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但最近你已經成為學校論壇的風雲人物了。”
“這樣啊,但我不怎麼有空看這些。”
“那你可以給我簽個名嗎?怎麼說你也是拿了銀牌的牛人。”
姜廣點頭,随手伸手,“簽哪兒?但是我簽名應該也沒什麼用。”
緊接着,郭彤拿了薄薄一沓照片,“這裡可以嗎?”
“這麼多!而且這照片哪來的?”姜廣看這照片裡的自己還穿着校服,但自己卻沒一點印象有拍過照片。
“論壇上有人發,我打印出來了。”
姜廣也沒想太多,結果簽完之後。開幕式剛結束,他蹦蹦跳跳幾下,舒展舒展身子,就聽見身後的郭彤在吆喝。
“快來看一看,瞧一瞧,一中跳水明星姜廣的簽名照,幫我們班寫兩份加油稿就能換一張嘞,感興趣的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