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把周邊醫館的生意都給搶了,這樣可不行,把别人的生意搞黃了,他就能來搞你的命!
退一步,也很容易遭到同行的破壞,或者來封殺她。斷人财路,那可是斷人飯碗啊!
到時候,随便一個月黑風高夜,她有可能都會被人套麻袋,亂棍打死。
想到這裡,她帶着少年們背起背簍,趁着霧色就出發了。
天灰蒙蒙亮,幾人走在路上不像是醫者父母心的醫者,反倒像是趕着回鬼門關的遊魂。
見一路上好像有不少人都習慣了也是這個點出門。
有些經驗豐富的,甚至還裝備齊全的穿着蓑衣防霧水,步履匆匆的走在路上,就知道是習以為常的場景,沒人敢對此嘀咕。
衆人也是頭一回,以平民老百姓的身份來到清風觀,眼睛都快要看不過來了。
今天正逢初一,有不少老百姓趁着來上香的時候,順手把自家的農産品背出來。擠在觀内的道路兩旁,滿滿當當的。
什麼席子、洗漱用品、弓箭、時令的水果,臘脯、飛禽貓犬等,從衣食住行所需要用到的物品全都有。
絕大部分,幾人都沒有聽過,更别說見過,看的眼睛都不會轉了。
馬菁芸也一樣。她沒有想到道觀在初一的時候居然會這麼熱鬧,這麼寬容。
他們一路走來,都快要到底了。也快走了小半炷香的時間,居然沒有見一個道士出來驅趕這些攤販,更不見有來收費的。
反倒是見了不少來巡邏的捕快抓了好幾個小偷,速度快的真的是令他們驚歎。
随便走近一個小攤販詢問才知道,清風觀内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每逢圩日和初一十五時,誰想來擺攤?想要好位置?就要趕早。
道士們是不管的,甚至也不需要他們交任何的管理費和攤位費,盡管擺就是了,占到就是搶到。
衆人聽得一愣愣的,滿臉的不可置信,小攤販見他們不信,又見他們個個背着草藥。
馬菁芸更是直接背着一個遊醫常背的木箱子,就知道他們是來這裡看診的。
想着,一個大夫好歹帶了那麼多的學徒,看着年紀也不小了,應該也是有幾分真本事在身的,以後可能還要求到人家呢,就更熱心了。
“不僅清風觀内是如此,整個泉州内有不少的道館都是這樣.
但要說最熱鬧,人最多的,還得是數清風觀,大夫,如果你們是來這裡擺攤看診的,我建議你們還是在這裡常駐的好,
後面還是有幾個位置沒人擺的,隻是因為太靠後了,有些人怕東西不好賣,所以很少搶裡面的位置,
漸漸的就把裡面空出來了,但您要是在這裡擺攤給人看病,隻要能把名聲傳出去,不管在哪裡擺,都絕對會要人找你看病。”
馬菁芸聽到這裡就懂了。裡面有位置,但很偏,導緻東西不好賣,所以沒有人搶。
她要是個有本事的大夫,哪怕逮的攤子會進到很裡面,也能迎來絡繹不絕的病患。
馬菁芸聽到他這麼試探,也沒有生氣。反倒是和衆人一起謝過小販後就往裡走。
能不能有病患來找她看病這個問題,都不算問題,隻要給她時間發育,打名聲,她還是信心十足的。
衆人對于她繼續往清風觀内走的路徑,一點異意也沒有,他們也好奇。
裡面還有什麼新奇的玩意賣?别說,這些玩意的做工看着都挺粗糙的,但勝在新奇啊!
走進觀内才發現,觀内的空地上并沒有他們想象當中的空曠,幹淨。
反倒是有不少的道士在這裡擺攤,賣一些相對便宜的文房四寶和符箓,整的一個文化用品市場。
他們沒有吆喝,隻是安靜的盤腿坐在道路兩旁。
隻有在有人向前詢問的時候,才笑的一臉熱情的跟人推銷,整個道觀充滿着一種溫馨的市井之氣。
衆人看得下巴都快合不上,馬菁芸好奇的問:“你們不是泉州人嗎?還常常來上香,怎麼感覺好像看的比我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