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頭面色一沉:“姚娘子這是何意?”
姚姜:“莊頭,我如今做了管事有了東家,東家的心思,我還是能猜中一二的。莊頭身後有田莊的主人,東家與田莊主人都希望管事能一心為己。莊頭若真将所有的良種都攬在手中,不怕有心人伺機奪了你的田莊管事?許多事傳入東家耳中,隻會給莊頭帶來不便。”
“再者,各田莊的田地都會有差異。栽種良種是為了多收獲,讓莊農、莊頭以至于田莊的主人都能多些收獲。但得找到最适宜栽種的莊稼,精心種植才能讓收獲增加。良種甚多,若都想涉獵,必定力不有逮,收獲反倒不會令莊頭滿意。”
她取出一紙文契:“對我的夥伴,良種的價格隻比尋常種子貴一成。此為與我合夥的文契,莊頭可以先拿去仔細看過,你管着的田莊若真願意栽種良種,便簽訂契約,咱們按契約合夥。”
王莊頭将文契接在手中,姚姜端起茶盞:“莊頭的好意我心領了。些許小傷,不曾傷筋動骨,不能收禮。”
王莊頭起身:“姚娘子,這隻是小小心意。”
姚姜微笑:“我已收下了莊頭的心意,禮物還請收回。”
王莊頭離去,杜翠蘭皺着眉開了口:“嫂嫂如今手上這樣多事,若将良種交給王莊頭經營,能輕松許多。”
姚姜搖頭:“我可以讓他帶着他田莊内的農戶栽種良種,但不能将所有良種都交給她。”
“所有的良種都交在王莊頭手中,不說遠處,隻說青川城外的村莊都要向他采買良種,良種的賣價必定水漲船高。他想要多少錢便能漲到多高。此為一家獨大!不是好事!”
杜翠蘭看着姚姜,眼神依舊迷惑,姚姜知曉她年輕,對許多事物的看法還不周全,便換了個說法:“良種是為了讓大家收獲更多,日子過得不那麼艱難的好東西。我家今年的收成已經在農戶中傳遍了,隻要是農戶,哪家不想明年多些收成?”
“各村的良種都我們自行沽售,僅比尋常種子貴一成,收成卻多了六七成,鄉鄰才能由此獲利。良種才能越種越多,這方是良種存在的意義。”
杜翠蘭想了片刻:“我明白嫂嫂的意思,若是有了良種,卻因價格昂貴,大家都種不起還要餓肚子,那這良種也就可有可無了。”
姚姜伸手撫了撫她的鬓發:“你說對。無論做何種營生都不能讓人一家獨大。良種更加不能!”
姚姜找來陳泉和劉昭山:“青川城外的村莊田莊都希望種良種,咱們村中種的許多良種可以交與外村去栽種,咱們種更好的良種。”
陳泉:“鄉鄰跟着咱們種了大半年良種,收入都不錯,忽然要換,隻怕鄉鄰們不願意。”
劉昭山:“大夥跟看自家眼珠一樣看着田地與菜地,生怕長得少了長得不好,銀子也變少。”
姚姜:“這事不勉強,請二位叔伯在村中問一問,願意種新種菜蔬鄉鄰以後便種新種菜蔬,不願意就照舊。再者,現下各村都想來求良種。二位也跟着我數月了,知曉良種栽種需要專人教導。我會請各村的村正都派擅長苗稼的鄉鄰來,由二位帶領教導。”
陳泉和劉昭山大吃一驚,連連搖頭:“不成不成,我們哪能帶領教導。”
姚姜一笑:“二位叔伯在村中已經帶領教導村中鄉鄰半年有餘,若沒有二位叔伯,三河村的鄉鄰種良種也會遇上很多難處。能引導三河村的鄉鄰,别村的鄉鄰也能教導。二位在村中挑出兩塊田地,專用于各村來的鄉鄰培育試種良種。因家中的活計得交與家人,我每月都會給二位叔伯再發些銀子。”
陳泉與劉昭山有些不好意思:“你還要給我們銀子?不要了不要了。”
姚姜:“三河村外的鄉鄰得花銀子購買良種,但良種的栽種離不開二位叔伯的指引,因此我該給二位叔伯另發銀子。再者我事多,鄉鄰們的栽種就要勞煩二位了,你們當得起他們的先生。”
陳泉越發手足無措:“我們大字都不識得,哪裡當得了先生。姚小娘子不要笑話我們了。”
姚姜正色:“你們擅長良種培育種植,又要教導他們,算是師長,稱為先生也無不可。”
劉昭山想了片刻:“姚小娘子,我們必定用心教導,絕不丢你的臉。”
“我家的田地與我家院中就不便讓外村的鄉鄰來到。”姚姜認真囑咐:“那是我們所有良種的來源,不必讓外村的鄉鄰知曉。”
陳泉心領神會:“此一節我們心中有數,即便你不囑咐,我們也不會讓外村人走近你家。也會囑咐鄉鄰不要提及。”
劉昭山點頭:“鄉鄰還是知曉輕重的,我們囑咐了,又有外村的鄉鄰來到,他們必定會小心。我們隻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