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兵士們忽然發現高月娥與馮瑜光也不錯,自忖糾纏不了姚姜,便來糾纏她們。
高月娥斯文,馮瑜光直爽,二人本來性情不同,但被他們尾随得煩不勝煩,都被逼迫得潑辣起來,沉下臉來趕人。
姚姜将從前了塵與無方大師栽種的田地用于培育良種,将每日農莊所得分些給他們。
了塵雖沒了一條胳膊,但他投軍前便是農家子,田間雜事做得很是利索。
隻是他對培育良并無心得,不似從前三河村的陳泉與劉昭山般幫得上手,幸而他願意學,不明白不知曉的便小心求教。
姚姜也想寫下要則來給他,但了塵不識字,一切隻能死記,常有出錯。她隻能反複帶着他培育,直到他明白為止。
喬思燕與苗桂君按姚姜開出的名目請過往商隊帶的種子來到,二人便來無名寺外找尋姚姜。
二人來到時,高月娥正對着兩名兵士:“一聲不吭把地裡的菜葉全都掐爛是怎生回事?你們與這些菜有仇?”
兩名兵士面上扭捏着,低着頭逃竄離去。
高月娥立在原地,恨恨地盯着他們的背影。
喬思燕與苗桂君一轉頭,就見在田間授粉的姚姜看着怒沖沖的高月娥莞爾。
姚姜:“這兩位兵士先前向月娥示好,月娥沒理會,他們就跟在後方。月娥在田邊查看先前記下的細則,他們不敢打擾,但手卻沒閑着,把周遭的蜜薯葉掐得全是指甲印痕,還有的撕成了幾片。”
“這片蜜薯将要收成了,月娥讓他們不要踩踏,他們依舊跟在身後,幫的忙還沒他們拘謹時掐爛的葉子多,生生把月娥氣炸了。”
高月娥轉頭盯着姚姜:“你還笑?這不是你惹來的煩難麼?幸而蜜薯葉是用來喂豬,要是人吃的,我砍人的心都有了!”
姚姜無語,片刻後小聲地回了一句:“蜜薯葉也能炒來吃。”
對上高月娥怒沖沖的眼神,她趕緊補了一句:“當然,還是給豬吃較好。”
喬思燕将一袋種子交給姚姜:“這是你要的種子,商隊今日帶來的。買種子容易,賣種子便有些難了。他們對良種知曉都不多。”
姚姜:“咱們的農莊還沒真正建好,商隊不能到此間來,見不到成果,自然對良種有所懷疑。等這邊小有規模了,許多物事在歸雁城中出現了,商隊見過農莊所出,知曉了好處,自然會來找尋。”
下午三人返回城中,轉過巷道,姚姜已見家門前圍着數名頭領兵士。
他們都挑着水圍在門前,喬思燕與苗桂君都已見怪不怪,轉頭來看着姚姜,神情有些許幸災樂禍。
姚姜咬着牙關收住了腳步,先前闫遠勝給她擔水時,她便認真回絕過。闫遠勝當時答應了,過後照舊每日擔水送來。
兵士們見了,也趕來給姚姜擔水,排着隊候在門前!
到今日,已有十數人擔了水在門前等她回到家開門。
姚姜拒絕過,但他們都在姚姜開了院門後将水擔入院中,倒入大缸内與她說一句話便離去。
他們的執着令姚姜甚是頭痛,她不止一次勸說他們不要再為自己擔水,這些兵士頭領們“嗯嗯”地應着,轉天又來了。
這時姚姜立在原地,壓根不想走近去開院門。
但已有兵士看到她,笑着道:“姚娘子,我給你擔了水,勞你打開院門,我幫你擔入其中。”
此間道路并不寬闊,這許多兵士與水桶、扁擔擠在此間,道路越發狹窄難行。
姚姜隻得去開了院門。
兵士們依次将水擔入院中,注入大缸内,連飲馬槽都注滿,而後才離去。
苗桂君與喬思燕戲谑地看着姚姜,片刻後苗桂君搖頭:“你如何收場?”
姚姜頭痛:“我也不知該如何收場。我好話說盡都無濟于事,着實不知該如何是好?”
喬思燕搖頭晃腦:“隻有你嫁了人,這事才能真正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