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聲越來越近,有陌生的女子聲音說着吉利話進來了,是衛駿馳請來的喜娘。
姚姜聽到門外秋霜等哄笑,繼而聽到她們同衛駿馳讨彩頭。
張全的話聲也夾雜在其中,意在攔阻。
姚姜也不覺微笑,這熱鬧難得,即便将來她穿越回到熟悉的世界,也值得銘記于心!
姚姜雙臂都有人攙扶,馮瑜光的聲音響了起來:“兄長來背姚娘子上轎了。”
張全的聲音随即響起:“來,兄長背你上轎。”
姚姜滿目紅色,紅蓋頭的四角縫了韓娘子給的如意錢,如意錢雖不沉,但卻讓紅蓋頭不會飄起。
但她依舊擔心紅蓋頭不穩不敢低頭,幸而高月娥與馮瑜光扶着姚姜伏到張全背上,張全背起姚姜走出門去。
鞭炮聲中夾雜着兵士們的笑聲,直到坐入轎中,姚姜才透過氣來。
雖看不到紅蓋頭外的情形,但姚姜也知這花轎不是小轎并不狹窄,她觸摸到了扶手軟枕,坐正了身子。
轎外兵士還糾纏着衛駿馳不放,鞭炮再次響起,等鞭炮炸完,韓娘子的話聲響起:“起轎。”
馮瑜光輕敲花轎的壁闆:“姜姜,你今日可真風光,這是正兒八經的八擡大轎!”
姚姜在青川郡時乘馬車出門,來到此間學會騎馬後策馬出門,今日是她頭一回坐轎。
花轎晃晃悠悠,一起一伏,姚姜隻覺這花轎如同一葉扁舟,在海面上起伏不定,坐得一陣已心頭翻騰,她暈轎了!
而韓娘子早早便交代他們繞城完畢後,還得到無名寺外繞一圈,最終由南城門入城,要按時刻踏入家門,還交代了他們哪一隻腳先上台階先跨入門坎。
因此衛駿馳騎着馬伴着花轎繞城。
姚姜雖看不到轎外,但算了算時刻,覺得自己還要在轎中坐上一陣,便敲了敲花轎的闆壁。
高月娥與馮瑜光捧着點心盒走在花轎兩旁,聽到她敲闆壁,一同湊向花轎的窗邊:“姜姜,你可是要點心?”
姚姜忍着難受:“我,我暈轎了。”
高月娥與馮瑜光都愣了,馮瑜光片刻後才問出來:“暈轎?這,這是何情形?你可要吃點心麼?”
姚姜輕拍着胸前:“不行,點心二字聽了都不适。”
馮瑜光:“你等着,我去找你兄長。”
片刻後她回到轎旁:“你兄長已被兵士們簇擁着抄近道往前去了!這可怎麼好?”
高月娥:“那,可要吃點果子壓一壓,我這裡有葡萄、蜜桔、杮子……”
姚姜:“蜜桔,剝塊蜜桔皮給我。”
高月娥手忙腳亂将手中的果子點心都堆在馮瑜光的托盤上,挑了個蜜桔剝開,連皮帶果子遞入窗内。
她們這裡一通忙亂,策馬走在另一側的衛駿馳已看到,輕輕一踢走在馬旁的黃進福,使了個眼色。
不多時,黃進福回來:“夫人暈轎了。”
衛駿馳:“讓轎夫走慢些,轎子再擡平穩些。”
蜜桔是姚姜種的甜桔,但趕着摘下來,結實的時刻短,皮色青綠,桔瓣也是甜中帶酸。
但便是這酸甜的桔瓣與桔皮的清香讓姚姜挺過了暈轎,沒有嘔吐出來,直至繞完了城,繞過了無名寺回到城中的宅邸外停下。
在兵士的嘻笑聲中,韓娘子的聲音響起:“新娘下轎。”
兵士們哄聲頓起:“千戶踢轎門呀!快踢。”
“踢轎門,振夫綱!”
……
踢轎門是男子對新進門的妻子立威,兵士們都等着衛駿馳一踢之後大聲喝彩。
衛駿馳卻并未踢轎門,片刻後他的話聲帶着笑意傳來:“我牽夫人下轎。”
姚姜直到轎子停下,才從起伏不定的難受中擺脫出來,按在胸前的手才放下來。
片刻後,一隻手握住了姚姜捏着吉帕與桔皮的手,衛駿馳:“轎沿矮,夫人起身時低頭緩步。”
衛駿馳的手上微有薄繭,手心溫暖,他并沒有催促,而是執着姚姜的手等候。
轎外笑鬧聲頓起,姚姜已将心中的翻騰都壓住了,握着衛駿馳的手,按他的指點摸索着下了轎,被他牽到院門前跨過火盆,按着韓娘子的提醒步上台階進入院内。
高月娥與馮瑜光已在院内等候,見姚姜進來,便上來攙扶着她,将牽紅送到她手中并在她耳邊低聲道:“别擔心,我們扶着你。”
有她們的攙扶,姚姜順利來到正面堂屋内,站定片刻,司禮官已唱:“一拜天地。”
姚姜在高月娥與馮瑜光的提醒下行了跪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