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塔守衛的兵士看到她來到,都紛紛與她招呼行禮。
過了哨塔關卡,前方已是滿目新綠,田地齊整,一路來都有種田的傷兵與姚姜招呼,她還看到了新修的山門。
姚姜記得離開時田畝還未開到此間來,這時再來,此間已改頭換面。
轉過兩道山坳,前方黃牆灰瓦,寺廟已建成!
已建好的寺廟已與歸來寺很相似,姚姜遠遠看去都看到了正殿、偏殿、側殿。
廟前的田中有人在勞作,忽然一人站起來對着她揮手,看她的衣裳動作,正是高月娥。
姚姜策馬走近去,高月娥已奔來:“你終于回來了。瑜光今日一早還在說你明日才能回到,沒想到你今日就到了。”
在田間培育良種的傷兵也都圍攏來:“衛夫人,我們一直按你教的培育良種,可沒讓此間的田地荒蕪。”
他們七嘴八舌地說着培育良種時遇上的難題,高月娥忍不住了:“衛夫人剛回來,你們便拿這些活兒來累她,就不能明日再說?”
傷兵們都笑着散去,高月娥挽起姚姜:“方丈與了塵大師都等着你呢。”
姚姜:“方丈?”
“無方大師如今是寺裡的方丈了,寺廟的正名也賜下來了。賜了定國二字。”
高月娥侃侃說來,“寺廟上月便建完,如今匾額都挂上了。朝廷特使已來看過,又因此間供奉着魂歸北疆的英靈,還有不少遊方行腳僧來祭拜,寺内還建了僧舍,來此的雲遊僧都能住下。”
她忽然轉頭看着姚姜笑:“還有行腳僧會到田邊來看來問,走時向我索要良種,我都會給予些許。你給的銀子不少,傷兵們也很努力,培育出的良種每兩日都會交到門面去,生意也沒耽誤。”
一進廟門,無方與了塵迎上來:“衛夫人回來了。”
姚姜行了個禮:“這回辛苦方丈與了塵師父了。”
無方合十:“我昨晚夢到衛夫人歸來,今日果真就歸來了。”
姚姜忽然看到從前的石屋依舊,隻是在定國寺的一角,不禁收住了腳步。
無方順着她的目光看去:“石屋中的靈位已移入那邊偏殿内供奉,但石屋我們留下了,那其中牆壁上還寫得有許多名字,雖已抄錄下來做了靈位在偏殿内受香火供奉,但我不忍心将那牆拆去,也依舊在牆邊供奉着長明燈。”
“現今此間的長明燈有朝廷專撥的銀兩,還有大營兵士與百姓供奉,但我們用得最多的還是衛夫人帶我們種出來的豆子,磨了油混在供奉的香油中點上。”
傷兵居住的屋舍也修建了不少,畜欄中牛羊肥壯,雞鴨活潑,魚池中的魚也養得不錯。
高月娥:“你去小孤城後,魚池的魚被我們養死了不少。我們想了許多法子,都未能奏效,後來還是來了位南郡的兵士,他家門前有魚池,指點了數回才養好了,總算沒将你的心血都化為烏有,此間的田地各有傷兵照管,但換防回來的兵士還是常來,也幫手做了不少活。”
高月娥的面頰鮮豔了不少,眉宇間的愁雲慘霧都已散去,依舊身形纖弱,卻已不再是從前的閃躲和怯生生,已變得堅定柔韌。
藥田旁新建了藥房,姚姜去到時,馮瑜光正在其中檢視藥材。
她的頭發都挽了起來包上了長巾,正在一架架藥材當中忙碌,連有人來到都未察覺。
高月娥輕咳一聲,馮瑜光轉過身來看到姚姜,驚喜萬分:“你回來了?”
姚姜細看藥房,每筐藥材上都寫收采收晾曬的時日,牆邊的酒壇也同樣寫着釀造的時日。
馮瑜光:“小孤城如何?你在那邊必定開心,都要樂不思歸了!就不想念我們?”
馮瑜光不複從前的尖刺,她神情溫和,目光閃亮,笑容溫暖。
姚姜一笑:“小孤城與此間不同,那邊農莊建得有了模樣我才能歸來,不然豈不是半途而廢?”
馮瑜光看着姚姜:“不是我通人情,我有兩味藥一直培育不出來,等你等得心急。”
姚姜看着她,她歎了口氣:“這兩味藥是張醫官要的,我用你留下的種子培育了數回,都未能發芽,張醫官也來問了幾回,我甚覺汗顔。”
高月娥頗不贊同地看着馮瑜光:“你怎的也不給姜姜歇息?她剛回到便來此間了,這些話就不能明日再說?”
她看向姚姜:“這兩種藥材我也沒能栽種出來,等你過幾日空了,來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