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點頭:“我去農莊看一看,這是在盤查歹人?”
那兵士笑着搖頭:“不是。雷千總下令嚴整城防。小孤城本是南來北往的要道,無數商隊都打此間經過,現今正與遊牧部落和談,我們理當更加細心。”
姚姜點頭,那兵士微笑:“衛夫人不必等候,先過去吧。”
姚姜去年将此間的農莊建到七成才離去,如今又在此間住了數月,每日都去往農莊。
小孤城的百姓連同商鋪掌櫃夥計對姚姜也都熟識了,隻有少數路過不識得她的商隊對她不等候便出了城門甚是意外,但也隻小聲問了幾句,聽了旁邊人的解說,便沒再出言。
汪娘子正在田間忙碌,姚姜先查看了田間的情形,而後擡頭看了看層層梯田上方的哨塔。
這時每邊哨塔上都有三名兵士,正極目遠眺。
汪娘子囑咐了身邊人幾句,來到姚姜面前:“衛夫人來了。”
汪娘子神情已平靜,隻有眼圈的紅腫未消。
姚姜:“今日在哨塔上的哨兵不是照管田莊的兵士了,雷千總派了兵士來?”
農莊旁的哨兵一直是照管農莊的兵士輪流擔當,因能登高望遠,照管農莊的兵士做完活計後都會登上哨塔遠望,有時是為了勞作之後享受涼風,有時是相互間打了賭比賽誰爬得快,因此哨塔上幾乎不缺人。
但這時哨塔上兵士身上的衣衫乃是兵步營兵士的藍衫,離開軍營,留在此間照看農莊的兵士則身着雜色葛麻裳,姚姜一來便看到了。
汪娘子以手遮額也向着哨塔看去:“是,今日雷千總忽然派了幾名兵士來,讓他們在哨塔之上眺望。我問了,都說雷千總認為哨塔上能看得更遠,才派了他們前來望哨。”
姚姜想了片刻:“汪娘子,這兩日城北的棉田便不要再派人前去了。”
汪秀芝向她看來,姚姜道:“棉田已挂了棉鈴,現下不需澆水也不能施肥,不必多管。将管棉苗的兵士都引到這邊來,我有件事得請他們幫手。”
汪秀芝:“衛夫人有事?我也來幫手。”
姚姜:“你可知曉現今小孤城貯有多少肉菜米糧?”
汪秀芝張了張嘴,沒即刻說出來,倒是一旁跟随的阮欣芷接上了:“衛夫人,小孤城食糧的總數目得問雷千總,朝廷送來的食糧都交在雷千總處。我們隻有農莊的賬目,雷千總也時常向農莊要所出之物。”
阮欣芷乃是當日姚姜為汪秀芝挑選出來助她管小孤城農莊的一名苦役。
姚姜點了點頭:“你們可知小孤城現今有多少兵士?”
汪秀芝想了想:“農莊所出的菜蔬禽肉每日都要送到竈間,因此這個數目我大約知曉。留在農莊經營的兵士如今有六十七名,此間的骠騎營兵士為一百三十多名,昨日前都有骠騎營武官帶了骠騎營兵士離開,現下此間還有六十多名骠騎營兵士;除此之外,軍營還有小孤城内的五百多名兵士。”
姚姜意外,這數目遠比她所想要少!
汪秀芝:“小孤城不大,兵士最多時也隻有六千多人。今年過來朝廷與遊牧部落議和,朝廷讓服役三年的兵士都返回故鄉,之後是服役兩年的兵士返鄉。此間少有敵來,九成左右的兵士都服役滿了兩年,因此都返回家鄉了。”
軍營中兵士的數目一直不能為外人所知,即便姚姜在歸雁城時也沒問過。
但軍營每日所需的菜肉都由農莊交到竈間去,若交去的不夠分與大營兵士,竈間便會向姚姜與高月娥索要。
久而久之,姚姜已對大營中兵士的數目心知肚明。
隻是這回來到小孤城,她不管事,沒放在心上。
汪秀芝雖不識字,但管理農莊久了,這筆賬也算得甚是清楚,因此她說的數目是實數。
姚姜想了片刻,對汪娘子:“請汪娘子切記,棉田這幾日不要管了。讓那處照管的兵士都到農莊來幫手。”
而後她問阮欣芷:“我現下去此間的牢城衙門可能見到雷千總?”
阮欣芷微笑:“雷千總這幾日應當在軍營内,衛夫人要尋雷千總,得往軍營裡去。”
姚姜來到軍營營門前時,雷邁遠正讓人清點兵士,一旁有着十來名骠騎營兵士正在給馬匹架馬鞍,骠騎營兵士身後跟着的是數十名步兵,他們執着兵刃,正整裝待發。
看到姚姜,雷邁遠意外,對身邊的兵士囑咐了兩句,迎上來:“衛夫人怎會來到?是來見衛千戶?”
姚姜行了個禮:“我并非來尋千戶。千總這是要出城巡視?”
雷邁遠一頓:“是,我要帶兵出城巡視。”
姚姜對着兵士們看了看,想起先前甘十夫長也帶兵出了城,雷邁遠還要出城?
她但沒問出來。
雷邁遠:“衛夫人來此有事?”
姚姜看了看那邊的兵士:“千總,可否借一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