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魏末梁初 > 第140章 第 140 章

第140章 第 14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盼星盼月盼來女郎身體好轉,不想又添新的磨難,蘇勉仰頭望着秋香色床幔,無可奈何地發出一聲歎息。

裴靜文換好月經帶回到寝室,青年渾身散發出幽怨氣息,像極了一隻落水小狗,忍俊不禁道:“至多七八天而已,哪裡就要做出這副樣子?”

蘇勉掰着指頭道:“今天都廿二了,再有八天便是三十,恰是除夕夜,除夕守夜怕是不得歇,翌日又有元日大朝會,折騰完至少也得午時後了。”

裴靜文戳他額頭,沒好氣道:“你也就這點出息了。”

扯過細膩而又修長的手指輕輕咬了一口,蘇勉怅然道:“我惦記你惦記了近一年半,期間親眼目睹你嫁給旁人為妻,與那人伉俪情深,心中愁腸百結,數次借酒消愁,不想絕處逢生,幾經曲折求來今日之緣。”

“你那是求嗎?”裴靜文捏他臉頰,“你那分明是搶,像個沒臉沒皮的強盜。”

蘇勉眼角笑意若隐若現,大言不慚道:“過程如何不重要,如今我與阿靜心意相通,到底是應了老道的卦象。”

前些日子蘇勉左肩挨了黃承業一刀,看在裴靜文求情的份上吃了這悶虧,告了病假躲在二進小院修養,家中事務一概不管。

而今他銷了病假,不僅要處理年底堆積如山的公務,還要忙碌本家年節事宜,可謂是忙得腳不沾地。

每每看到裴靜文悠閑地歪在榻上看話本,就恨不得抓她一起忙碌,哪怕不能真幫他做些什麼,好歹讓他體驗一下紅袖添香的樂趣。

哪知他才說出這個想法,便被女郎振振有詞地回絕:“我看話本,你不為我添茶喂食就算了,居然還敢反過來要我幫你研墨,我很懷疑阿勉是否真心悅我。”

蘇勉不理解她怎麼能從要她研個墨,看出他不心悅她,為了證明他真心悅她,他不僅沒能體會到紅袖添香,反而給自己攬下一個新差事。

于是,蘇勉一邊挑燈夜戰,一邊還要用餘光注意裴靜文的手勢,恰到好處地為她遞上酒水點心。

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到廿七官府封印,蘇勉得以從繁重的公務中脫身,家中事宜也都陸續忙完,專心緻志伺候裴靜文看話本。

臘月廿九,天将将擦亮。

蘇勉連哄帶騙把裴靜文诓出溫暖被窩,說了許多好話才令她乖乖坐至梳妝台前。

裴靜文半夢半醒,迷迷糊糊由着侍女為她挽發描眉,直到侍女為她穿上衣裙,望着鏡中雍容端莊的自己,朦胧睡意頃刻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蘇勉這是要帶她見重要的人,能在這種日子稱得上重要,那必然是家中長輩。

他要帶她去宋國公府過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與她模糊的出逃計劃背道而馳。

身後傳來沉穩腳步聲,裴靜文雙眼微阖掩飾情緒,隻感覺肩膀一重,慢慢睜開眼睛看着全身銅鏡,仍是睡眼惺忪模樣。

将将及地的灰鼠裘掩住華貴衣裙,男人手往前繞為她系上裘衣細帶,随後橫臂把她擁入懷中,下巴抵着她的肩膀,微微側頭,灼熱呼吸悉數噴灑至耳畔,惹得她身體不自覺瑟縮一下。

蘇勉盯着鏡中人,吃味道:“上次見你盛裝華服,還是去歲你同他大婚那日。”

裴靜文轉身環住青年脖頸,整個人都挂在他身上,聲音倦倦的:“我想睡覺。”

蘇勉摟着她的腰,輕哄道:“先陪我去城外迎父親,等會兒回家了再睡,想睡多久都依你。”

花梨木和厚實布簾隔絕凜冽寒風,擺着三角銅爐的馬車溫暖如春,裴靜文倚靠男人胸膛半睡半醒。

和蘇勉相處這麼多天,其實她并沒有一個确切的計劃,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她和蘇勉的關系變成現在這樣,隻能用湊巧來形容。

她不知道他說的回家,是回敦化坊囚着她的牢籠,還是洛陽宋國公府。

若是前者,那當然再好不過;若是後者,那個模糊的出逃計劃便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又或者等會兒有個“巧”來給她湊。

出了安喜門,沿着官道往前再走五裡便是短亭,約莫是年節的緣故,鮮有送别客。

馬車裡燒着炭,車輿裡暖烘烘的,讓人昏昏欲睡,指使蘇勉給自己戴上兔絨風帽,裴靜文抓起暖手抄下了車。

寒冷北風鑽透肌膚往骨髓裡滲,裴靜文一下子就清醒過來。

身後傳來車輪滾動的聲音,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問安,蘇勉那句“拜見母親”在一衆問候聲中格外清晰,裴靜文下意識轉頭看去。

蘇勉對着一駕馬車拱手作揖,兩個花容月貌的侍女攙着一位雍容貴婦人走下馬車。

貴婦人沒好氣地瞥了眼青年,并未說話,手向後招了招,另有五六年輕侍女簇擁着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孩來到貴婦人身側。

男孩年紀稍大些,看起來四五歲左右,女孩要小一些,最多兩歲左右,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唬得跟在身邊的侍女手忙腳亂。

女孩艱難地走到蘇勉面前,張開雙臂猛地抱住他大腿,口齒不清地喚了聲:“耶耶。”

男孩則規規矩矩地拱手一禮,朗聲道:“孩兒拜見父親。”

蘇勉順勢提溜起女兒抱在懷中,垂眸瞥了眼兒子,小心翼翼朝女郎所在方向看去,視線恰好和女郎對上,見她譏諷地揚起唇角,歡喜之餘又帶了濃濃的憂愁。

盧夫人見狀冷哼一聲,蘇勉忙将女兒交給侍女,快步走到裴靜文身邊,牽着她來到盧夫人身前。

蘇勉介紹道:“阿靜,這位是我母親,”頓了頓,又對盧夫人說道,“阿娘,她便是裴氏,曾于浐水河畔救孩兒一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