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他們要離開森尼。
不同的星球人物聚集在森尼星系,原本是為了星際環境突破會議(IEBC)的召開,可惜這重大的星際會議隻召開了一半,便橫生災難,會議被迫中止,如今也沒有必要繼續召開了。
在IEBC會議史上,這一屆會議将被曆史銘記。一座星球的毀滅為它、為星際事業渲染了無望的色彩。
經過地殼鑒定,森尼母星的地殼具有47%的可修複性,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完全修複。
森尼星人大多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園去星際流浪,選擇承受重壓盡力修複自己的地殼母親。也有一部分人選擇逃難,成了星際難民。
這後續的星際支援和具體處理還要再談。
兩百多年的大爆炸之前,森尼星系位于宇宙的絕佳地段,從這裡誕生了璀璨的高等森尼文明。
在星際不發達的古代,地球人甚至其他星人一直認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
而森尼文明卻早已超越其他文明,早已勘測到了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領先整個時代。
宇宙大爆炸讓初星際時代到來,人們驚覺宇宙原來真的存在多種多樣的智慧生命。
那場爆炸是星際時代的起源,人們在發展中開眼看世界,走向更廣袤的天地長空,但那場大爆炸卻也讓森尼星系成為了毀滅區。
轉瞬之間夷為平地,微秒之間生命體便全部消滅,隻留下殼内的森尼母星人。
遙遙領先的文明就此低落下去,好不容易在宇宙爆炸之中存活,兩百年後卻又經曆了今天的超暴星雨,命運多舛的人們再次被宇宙嘲諷。
……
離開的時候,森尼官員來送他們,德洛知道了谷王矮行星的事,送了梅裡跟巫諾一個小巧的盒子。
巫諾打開,卻隻見盒子裡滿滿的地殼碎土。
德洛笑着,但臉上爬滿裂痕,無可奈何:“這是森尼的最高敬禮。”
巫諾擡頭,遙遙瞥見頭頂裂開的巨大地殼罅縫,星球被宇宙這把巨斧狠狠劈開,不再完整,宇宙對自己的作品毫不留情。
這片殘損的土地沒有再唱響那首兒歌,人們已經沒有力氣再用美好的歌聲勸慰災難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