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初雪與夕籬并肩立在竹籃邊。冰瞳将鐵籃把攥得極緊,二人同邊站立的重量,幾乎不曾使竹籃傾斜。清涼雲霧迎面撲來,梅初雪搭在竹籃邊的當風飄揚的雪青色輕袖,拂過夕籬搭在籃框的手背。
夕籬嗅到了梅初雪沉湎于往事的回憶氣息……
/
那夜王帳和談之後,師父曾問過夏時伯伯:
“你來邛崃,隻為避暑?”
“不止,還來看小初雪。”
夏時伯伯從師父臂彎裡,以抱慣了孩子的熟練姿勢,成功接過了異常挑人懷抱的小初雪。
“隻看孩子?”
“也看劍神。”
“看了如何?”
“不愧是劍神。”
夏時伯伯抱着孩子,和小初雪一起看師父舞劍。在親身養育嬰孩的這三年時光裡,劍神不但不曾退步、抑或止步不前,反而更上一層新境界———
劍神之名,如是;如此,謂之神劍!
小初雪兩枚墨玉似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無比專注地注視着閃爍在青郁梅林中的那一襲白衣……
“汪汪!汪嗚、汪嗚、汪嗚……”
“梅初雪!下來玩!”
狗崽們追在長夏的小腿之後,目蓮跟着走在長夏與狗崽們的身後。長夏跑來抱住自家父親的腿,朝父親懷裡的那個平時超級安靜、哭鬧起來超級恐怖的同齡小孩呼喚道:“這一回,它們不會吠你啦!”
夏時伯伯單臂托了小初雪,略微彎腰,另一手撈起小長夏。長夏穩穩坐在父親臂彎裡,雙手舉了一團肥嘟嘟、黃茸茸的狗崽,徑直杵到小初雪臉前。
“嗚嗚~汪!”
狗崽生着兩顆圓圓的好奇的豆豆眼,哈巴巴吐着舌頭,嘴筒子努力地往前拱,很想小初雪快來摸摸它,又很想舔舔小初雪已經擡起來、卻遲遲未伸過去摸它的小手。
夏時伯伯見狀,問小初雪:“想下去玩麼?”
“想玩。”
夏時伯伯便蹲下身子,将兩個孩子放下去同狗崽們玩,接着繼續蹲着身子,微笑着向七歲的小目蓮,請教了一些喂養狗崽的問題。
兩小一大的三個孩子,與一群鬧哼哼的狗崽,在梅林樹蔭下快樂地追來跑去;師父和夏時伯伯并肩站在一旁,一邊看着孩子們玩耍,一邊說着話。
“你個南獠!好話歹話,你是都不聽啊!”
每回夏時伯伯與師父說不通時,面對這一尊無動于衷的大劍神,夏時伯伯唯能罵一句“南獠”。
“獠”,指的是國内尚且落後的某些民族,與“獠”對應的“蠻”,則指的是國外尚且落後的某些民族。
國内“獠人”多聚居在蜀南、黔南、嶺南、閩南等偏遠蠻荒之地,故也稱之為“南獠”;
國外“蠻族”則在北、在西、在南、在東,除我中華本族之外,其餘外族,一律稱“蠻”。
夏時伯伯怒罵師父“南獠”,是因劍神說:“我不是你,他們别來,煩。”———這個“他們”,指的是來慶賀梅林建成、瞻仰劍神風采的江湖人士。
師父問夏時伯伯:“你想見秋風惡?”
“我想見小萬歲、小千載,還有小小鶴。”夏時伯伯每每提及青菊谷,他一向怡然快樂的臉,總會輕輕歎氣,“我和黃鶴樓他二人說好了,在你這兒避完暑,等到中秋,我和長夏便去黃梨莊找小小鶴玩。”
“你們去玩。”
劍神嘴上說着不去,及到中秋時,小初雪與小長夏,已各扒在搖搖床的左右兩邊,逗黃小鶴玩了。
劍神亦與黃花夫人酣暢淋漓地比了一回劍。
黃鶴莊主抱着同梅初雪一樣異常挑人懷抱的黃小鶴,夏時伯伯則抱了自家小長夏、和小初雪,五雙眼睛一起,看劍神與黃花夫人在漫天落葉裡比劍。
縱是黃花夫人敗了,同為武學小天才、年僅三歲的梅初雪和長夏皆看出,黃花夫人的劍,好快!
黃花夫人的劍,甚至快過了劍神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