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兇手的正式代号,叫‘掘墓人’。”遠烨凜一邊走,一邊跟萩原研二介紹,“這不是他第一次犯下案件,幾年前他還犯下過兩起活埋事件,但因為當時掘墓人非常低調,加上并沒有采取直播這種方式,所以警方沒有第一時間把這三起案件聯系到一起。”
“前兩起案件的受害人并沒有什麼特殊身份,因此這次綁架了一個炸彈走私犯,可能純屬巧合。”
萩原研二提出猜想:“會不會是模仿犯罪?”
“應該不會。”遠烨凜搖頭,“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想說有沒有可能是炸彈走私犯的仇人為了報複他,故意模仿掘墓人手法将其殺害,然後嫁禍給真正的掘墓人。”
“但其實有個細節,模仿犯是不可能注意到的。”遠烨凜說。
“前兩起非直播案件中,受害人的棺材被挖出來後,裡面同樣安裝着正對着臉的攝像頭。”
萩原研二逐漸明白他的意思:“所以活埋不是主要目的,這個掘墓人的目的是觀察。”
至于觀察什麼……恐怕就是受害人死亡甚至腐爛的全過程。
而模仿犯如果隻是為了嫁禍,那麼把人殺死就達到目的了,不會多此一舉地網絡直播。
“小凜,你是不是已經發現了什麼?”萩原研二好笑地看着他躊躇滿志的模樣。
“當然。”遠烨凜揚起唇角,“正是因為這個走私犯,讓我确定掘墓人的确是随機選擇受害人,那麼……我就能更進一步縮小範圍了。”
這種“随機”,指的是受害人身份上的随機,意味着可以排除熟人作案或者報複。
但兇手總會存在自己的潛意識,比如不可能離自己經常活動的地方太遠,不可能去自己不熟悉的街道,不可能選一個自己無法到達的地方埋屍。
将所有因素在地圖上标注出來後,遠烨凜可以将範圍縮小到三個人。
這三人,正好處于掘墓人三起案件的中央,受害人經常活動路線的中央,而且均在案發前去過曾經埋屍的公園/河堤。
萩原研二看他熟練的樣子,贊歎:“看來搜查一課真的很鍛煉人,小凜已經完全獨當一面了。”
遠烨凜将三人的照片和基本簡曆放到他手裡,淡淡道:“如果犯人也經常抓住你褲腿,大喊絕對不會讓你有機會給他們加重量刑,并且竹筒倒豆子一樣對着你的同事交代自己的作案細節,你也能熟練地規劃出他們的犯罪路線。”
萩原研二額頭上流下一滴冷汗:“哈哈……那我還是不太想要這個福氣。”
不過他也很奇怪,隻有一兩個犯人污蔑遠烨凜,可能是巧合。
但遠烨凜抓過的每一個犯人都這麼說……萩原研二原本以為是遠烨凜太兇了,畢竟他抓犯人的架勢他們幾個都在警校見過,主打一個“你不弄死我那你就完了”,給犯人太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