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姝為了美挖空心思做的高底翹頭鞋,讓三人備受矚目,但也因此和陸知燕結下了梁子。
廟會就這麼大的地方逛玩,人來人往走走停停,隻要留了心,能見着臉熟的人無數次。偏偏那三人,一清雅、一柔婉、一鮮嫩,清麗出塵相得益彰,走到哪裡都出挑矚目,讓人無法忽視。
看的次數越多,越是能品出她們衣衫與繡鞋搭配的精妙。并且,越是求之不得,想擁有的欲望就越濃重。偏偏秦相宜今天還戴着上回從顔姝手裡搶過來的堇青石花簪……
怎麼那人每次都有讓人惦記的好東西呢?秦相宜對顔姝的好眼光深惡痛絕。她氣不打一出來,看陸知燕就更有怨氣。
而陸知燕,被秦相宜說了幾句,又把矛頭歸結在顔姝身上。秦相宜怎麼說她,她一應都忍着,除了因為秦相宜的身份,另有原因,秦相宜的兄長秦少珩,是奚元鈞的好友。
陸知燕忍氣吞聲半晌,終于尋了個秦相宜心态平穩的機會,見縫插針地問:“相宜,今日你哥哥他們會不會去煙雨亭寫詩箋呢?”
煙雨亭就在花神廟後山,向東一裡地外。每年花朝節,那邊都是賞景、舉辦詩會的雅地。年輕的姑娘和公子們會在煙雨亭聚集,寫詩箋懸挂在曲廊邊和樹上,不著名,取箋接詩,以詩會友。有雅興,又能與人結緣,廣受歡迎。
這是與心儀之人接觸的好機會,陸知燕今天用心妝扮,最期待的就是煙雨亭之行。
秦相宜欲求不滿,正是沒耐性的時候,還被盤問這種她不關心的事,語氣就重了:“又是為了奚世子吧?怎麼你們一個兩個的都惦念不下,他有什麼好的?别問我,我怎麼知道,你去問我哥去。”
她發脾氣拂袖而去,身後一行人頓時噤聲。
等秦相宜走遠了,一人怨怪陸知燕:“她惦記着那鞋正不痛快呢,你何故惹她?沒眼力。”
陸知燕讨了個沒趣,還沒能得到關心的答案,手中的手帕被她絞成一團扭曲的形狀。她把這些隐忍的怨氣都歸在了顔姝身上。
另一邊,顔姝她們逛夠了底下的廟會,買了些不占手的小物件,便進了廟裡去,等着拜花神。
花神廟不同于其它寺廟那樣或莊嚴或肅穆,修建得雅緻寬敞,大殿内有回字型的殿堂,可容納上百人。
有些夫人小姐覺得非得拜神相正面才好,所以得等上許久。顔姝堅信心誠則靈,牽着翁榮和鄭雲淑來到人員稀疏的角落,擺好三個蒲團,一齊跪拜。
耳邊是翁榮“順頌時宜、椿萱并茂”與她自己無關的淡泊心願,顔姝莞爾一笑,雙手合十,指尖輕抵額前靈台,也默念:“一切盡意,百事從歡。”
她所求,并沒有明确地指向什麼,要嫁高門,多高才算高?找個什麼樣的夫婿?其實這些顔姝都未曾想過具體的。她的心願,是不委屈、不受迫,心之所向為“我”之所向。
此時的顔姝不曾預料,促成她定下目标的機緣巧合,很快就要來了。
拜過花神女夷後,可順着另一方向的路,通過花神廟後//庭,去齋堂和客堂,那裡擺着花神廟自己做的花糕賣。
吃花糕也是花朝節重中之重的習俗,就像中秋節要吃團圓餅。花糕有各種形狀、顔色與味道,花神廟做的花糕,還添加了前一年用花瓣制的蜜醬,是京中人每年都要吃的。花神廟賣花糕就隻春季這一兩個月,蜜醬用完了也就沒有了。
鄭雲淑早和顔姝說過,内裡是桂花醬的米糕是最美味的,每年都有人買多多的,沒幾天桂花醬用完了就沒有了。所以拜完過後,顔姝的第一件要緊事,就是去買桂花米糕。
離開主殿,待香火味散去後,花糕的清香随距離接近越來越濃郁。
“好香啊。”顔姝忍不住停下腳步,閉眼輕嗅。
花糕清甜芬芳的氣息随蒸籠上袅袅的熱汽變得更濃郁,現做現蒸的糕,那股結合米香與花香的氣味,飽滿得仿佛将人整個胸腔都填滿了。
鄭雲淑說得不錯,桂花醬米糕果然是最受歡迎的,遠遠的,顔姝看到寫了桂花糕牌子的檔口排滿了人,前面買到的,幾乎都是拎好幾打。
一打花糕有十二塊,一籠也就隻能包兩打。每當有熱乎的籠屜被端出來,立刻用油紙包好遞出去,幾乎沒有停頓的空隙。
來花神廟遊玩沒法帶太多奴仆,頂多隻一個貼身丫鬟。過節湊熱鬧,是為了體驗煙火氣,所以許多夫人小姐都是自己去買花糕。顔姝見别人聚在一起等待,也想去體驗自己親自買的感覺。經曆過等待和期盼的醞釀,或許花糕會更香甜。
三人一齊站在人群末端等候,張望齋堂裡面的婦人忙碌。
花神廟賣的花糕還算是比較精緻的,顔姝看到她們有好幾種模子,桃花、月季、葵花,每種花形做出來的花糕顔色也不同。桂花米糕白中微黃,玫瑰米糕是淺淺的茜色,黍子做的糕金黃色,還有綠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