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過後,天氣就沒大寒時那樣冷得刺骨,顔姝需要稍薄的春裝來穿,謝氏也在京中找了成衣鋪子為她做新衣。女兒來京城後的交際隻會多不會少,每次出門最好不能有重複的妝扮。
正因為提前就有這些準備,所以接下來顔姝接到一個重要邀帖時,才沒手足無措。
進入三月的第一天,顔姝先後收到來自翁榮和柳姑娘的帖子,帖中為的是同一件事。
四天之後進入驚蟄的那日,明和長公主在她郊外的桃花澗設桃花宴,廣邀京中各個府邸的家眷赴宴賞花。
京裡有點地位的人家都知道,明和長公主最愛桃花,每年到了桃花盛開的時候,都喜歡邀請許多人去她的桃花澗賞花,欣賞她育花的成果。
這麼多年下來,桃花澗的桃花林越種越廣,縱橫兩個山頭。到了二月至四月,漫山遍野一片粉雲,是京中最著名的花林。這麼大的地方,自然是去賞花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每年驚蟄,幾乎所有勳貴官員家中都會收到長公主派的帖子。
明和長公主已到不惑之年,為人慈厚,允許受邀賞花的人攜人一同赴宴。
像顔姝這樣收不到帖子的,可以由親戚領着。但鄭氏要帶着鄭雲淑,因為如果以鄭家的名額,是輪不到鄭雲淑前去的,她隻能跟着已經嫁為人婦且沒有多位子女的嫡姐。除此之外,顔姝若是想去,隻有讓受邀的朋友攜帶她去。
收到邀貼後,翁榮和柳姑娘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要帶上顔姝前去。
兩張帖子,雙份驚喜。顔姝詳盡親切地給翁榮和柳姑娘寫了洋洋灑灑一整張箋子的回信,外加謝禮。回信中,她說了日常、附了疑問,最後一小半都是翻來覆去的感謝溢美之詞,言辭誇張。讓收到回帖的翁榮和柳明昭都覺得肉麻。不過,她們二人也都挺享受這種親昵無話不談的感覺。
和顔姝認識,會讓人忍不住想對她好,收到她熱情的回饋後,還想給予她更多。翁榮就是這麼陷進來的,現在又加了個柳姑娘。
有人帶顔姝去桃花澗,她從回帖後便開始準備當天要穿的衣衫、鞋襪,用的首飾、香粉。這些都是最基本要準備的,而另外的重中之重,顔姝需要準備首次與奚元鈞交鋒的計劃。
桃花澗之行就在三日後,顔姝關起房門,在紙上寫寫畫畫,羅列許多條計劃,并幻想發生的場景、可能會有的情況,條條推演,再篩選。
目前的狀況,顔姝認識奚元鈞,但奚元鈞還不認識她。或許知道那天和陸知燕鬧事的是她,又或許不知道。所以,顔姝覺得應該先引起奚元鈞的注意,在他心裡留下關于她的深刻印象。
這印象怎麼留才能夠深呢?
顔姝勾着毛筆,在紙上寫下“跳舞”“寫詩”“上樹摘桃花”“帶一隻小狗咬他”“撞到他身上”……
她洋洋灑灑寫了十九條可能會引起注意的方式,寫完後撐着下巴盯着看了一會兒,又全部劃掉。
普通,都太普通了。
她能夠輕松想到的,别人一定也能想到。之前柳姑娘她們說過,京中不少閨閣小姐為了引起奚元鈞的注意,沒少在他面前折騰過。花樣百出,又全部折戟沉沙。
所以顔姝的手段必須足夠特别,甚至是奇怪,才能在衆多傾慕奚世子的人中脫穎而出,在他心中留下烙印。
那麼,單一的計策不夠精彩,不如換成環環相扣,幾多波折的連環計。
這麼一想,顔姝終于滿意地點了頭。既然奚元鈞面對普通的手段已經麻木了,那她必須拿出點不普通,别人不敢做的行為出來。
顔姝又想起花朝節那天晚上,看到幾位公子蹴鞠的場景。想起來奚元鈞不經激将,也想起奚元鈞對待他喜歡的事情,如蹴鞠、射獵等精益求精的追求,她覺得,他此人的眼界應當極高。
對付這種人,或許以強制強,在他熟悉或不熟悉的事上超越他,能夠讓他給幾分眼神和探究。
可又是什麼事,會是他既感興趣,又不擅長的呢?
顔姝想了一會兒,無果,又反應過來自己想得太遠了,随即低頭看向自己寫字的紙,把之前劃掉的部分又摘出來擴寫。
人人都道奚元鈞難以親近,顔姝偏偏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此事現在對她來說,已經不是讨好一個男人這樣簡單的事了。而是一次攀峰,一次征途。
顔姝鬥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