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周公子悔婚後後悔啦 > 第16章 憶往昔

第16章 憶往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甯繁音一愣,低頭喝了一口茶水,緩緩開口:“甯家待我有養育之恩,勞煩夫人挂心。”

謝清靈感覺到甯繁音的抗拒,便知自己唐突:“是我糊塗了,凝煙選的夫婿定是不錯的。”

甯繁音不再答話,心中反複咀嚼着自己想問的話,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口:“夫人,我自幼喪母,如今對母親的記憶也大多模糊,能麻煩夫人多講些我母親的事給我聽嗎?”

謝清靈聽聞此話,先是一愣,旋即連連點頭,回道:“好好好,隻是怕我說多惹你傷心”

“夫人,請講吧”甯繁音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案桌上,輕聲道。

周繼馳與甯修齊去了偏殿,兩人大眼瞪小眼,但誰又不理誰。

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甯修齊也沒等到甯繁音出來,憋不住氣開口道:“周夫人此前認識繁音嗎?”

“你問我我還想問你呢,你我本不認識,你帶着你妹妹上門探哪門子病?”周繼馳等的也不耐煩,一邊提心吊膽的擔心甯繁音把自己做的那些小動作全都說了,一邊又擔心母親腦門一熱立馬就要定下來這門親事。

兩邊都不放心,周小公子現在正是郁悶的時候。

“周三公子,我與繁音本意是上門向你道歉,若不是你為難在先,我們也不必如此。”甯修齊也憋屈,說話間忍不住帶了怒氣。

“你這是道歉?”周繼馳哪能聽不出來甯修齊的怒氣,立馬就像一隻要戰鬥的公雞。

甯修齊本想再辯駁幾句,又想起甯弘濟的叮囑,吞下了要說的話。

周繼馳此刻心裡也沒底,正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這甯繁音守不守信用,想到這,周繼馳又摸了摸揣在胸口的悔婚書,安慰自己道:反正按了指印,天王老子來了,這婚也得退。

甯繁音出來的時候太陽已經高照,一出門,陽光亮的刺眼,甯繁音擡手遮了一下,腦袋裡回想着自己剛剛謝清靈與自己說的話,仿佛從陰暗潮濕的地方掀開了第一扇門,模模糊糊,隐隐約約的看見了遠處的亮點。

“繁音,周夫人同你說了什麼?”甯修齊見到甯繁音立馬就問道,轉而又覺得自己這麼說有些魯莽,“我的意思是...有沒有為難你。”

“周夫人是個好人,隻是同我說了很多話,叫我以後過來多走動走動。”

周繼馳也湊過來聽,不信:“真的?”

甯繁音扯出一個淺淺的笑容,回道:“真的,夫人說,她名下沒有女兒,對我一見如故,所以想同我多說兩句話。”

這是周繼馳第一次看見甯繁音笑,此前大多都是低着頭隐忍不發,或者是被吓到瑟瑟發抖,低眉順眼,讓人看不清到底在想什麼,偶爾周繼馳看向甯繁音的眼底,看到就是平靜,死水一樣的平靜。

但是此刻,第一次透過甯繁音的眼睛看到了甯繁音的情緒,由心裡滋生出來的情緒。

周繼馳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隻是籠統的覺得應該是悲傷的,畢竟沈家的事情自己也多有了解,背負着這樣巨大變故的人就應該是悲傷的。

周繼馳晃了神,心底的一根弦像是被人莫名其妙地撥了一下。

甯修齊朝着廳堂裡面看了看,想來甯繁音初到京都哪能與豪門深宅的夫人有什麼交情,盡管疑慮重重,但也不便追問:“時間不早了,父親還等着我們回去。”

不等甯繁音回話,周繼馳搶先截斷了話:“等等!”

周繼馳按下心中紛雜的情緒,被毛權扶着走到甯繁音身邊,壓低聲音道:“我母親真同你說這些?”

甯繁音垂着頭沒有答話,周繼馳急了,擡高了些聲音:“你是不是全都說出去了?”

“沒有。”甯繁音看見不遠處甯修齊疑狐的眼神,心裡莫名有些酸澀,面對周繼馳這般步步緊逼,肯定的說道:“既然已經簽字畫押,周公子放心。”

周繼馳松了一口氣,不放心地囑咐道:“你以後少來周府,别來礙眼。”

回去的馬車依舊搖搖晃晃,甯修齊幾番打探甯繁音都糊弄了回去,甯修齊見甯繁音不願說,也不再追問,隻草草囑咐道:“周家能在如今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必然深不可測,周夫人此番示好不知有什麼目的,你莫要趟渾水。”

甯繁音知道甯修齊是為自己好,也不便多辯解,隻好點點頭。

馬車穿過長街,甯繁音掀開竹簾,看見京都裡的顯赫府邸,腦袋裡謝清靈的話冒出來。

當年,沈家與謝家相交甚好,沈老将軍在分亂中依仗謝家掙得了幾分軍功,後追随聖上,幾番出生入死,才有了将軍之名,後來應召鎮守遼州,被西涼偷襲,戰死沙場。

沈老将軍戰死沙場的消息傳到京都的時候,正值年關,當今聖上痛哭流涕,整個皇宮都為沈老将軍挂上了白燈,從前熱鬧非凡的年關一下子寂靜無聲,大雪連下了三天三夜,整個京都都沉靜在悲傷之中。

沈延玉當時還算年少,頭上系着粗布白條,擡着父親的棺椁,穿過人群,在那些哭喊悲戚中,沒落下一滴眼淚。

謝清靈說:沈老将軍從小未受過教養,有了些軍職能在聖上面前說話的時候,覺得在文人面前擡不起頭,那些人三兩筆寫出的文章,沈老将軍讀上半天都沒有明白。

所以他給沈延玉請了最好的先生,教導他為皇帝效忠,為百姓盡責,沈延玉一直以來也遵循這父親的教誨,寒窗苦讀,一朝登榜,但沈老将軍卻再也看不見。

沒有人知道沈延玉如何扛起了整個沈家,也沒有人知道沈延玉棄文從武的艱難,他從沈老将軍的手裡接過了鎮守遼州的大旗,在往後的歲月裡,穩定了邊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