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天剛微亮,我們便集合在探險的起點。沒有深夜的壓迫感,清晨的空氣中夾雜着一絲清涼和寂靜。雖然沒有高科技設備,我們還是帶上了手電筒、相機和筆記本,依賴學生拍攝的照片作為導航和線索。
我們決定現尋找高老師和學生所拍的奇石。根據學生的提示,進入後山後,大家一直朝太陽方向走。楚天帶着相機走在最前面,大家仔細比對着學生的照片,尋找那些最相近的石塊。
經過一番觀察,我們終于發現了一塊形狀獨特的岩石,外形與照片中所示完全一緻。
“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奇石,”楚天低聲說道。然後拍照記錄,我們仔細尋找岩石表面刻有類似符号的痕迹。
岩石表面似乎有雕鑿過的痕迹,隐約看到一些特别的符号,對比高老師所拍的照片,這些符号明顯淡化了很多。
楚天手輕輕觸摸着石面上的符号說道“這些符号看起來像是某種古代文明的标志,或許與這片區域的曆史有關系。”
我們開始仔細記錄這些符号,并用相機拍下每一個細節。高老師認為這些符号是蠻山語,寫的是《山神傳》。随着記錄的進行,我們發現符号的排列并非随機,而是像某種密碼或圖騰,有着特定的排列規則,但我的預感告訴我,不全是《山神傳》!
石頭的表面雖然風化嚴重,但符号模糊不清,但依然能感覺到這些符号的排列是有一個特定的規律,這些序号仿佛在等待被解讀。
在拍完照片後,随着時間推移,大家陸續準備離開。楚天卻在奇石旁停下腳步,表情凝重。他說:“我們不能現在就走,有一些考古記錄顯示,在特定的時間點,光線的變化可能會引發石塊的特殊反應。我們必須再等一會兒,或許能看到什麼。”
大家雖然有些遲疑,但決定分成兩組,繼續探索周圍的區域。楚天和姚娟娟留在奇石旁邊,目不轉睛地盯着這些古老的石塊,而我和賴宇則深入區域,尋找更多類似的奇石。我們穿越密林,四周靜谧而神秘,腳下的枯枝發出細碎的響聲。
沒過多久,我和賴宇發現了一組排列整齊的小石塊,表面同樣刻有符号。奇怪的是,這些石塊的排列方式像是人為擺放的,似乎形成了某種圖案或陣法。然而,周圍的森林過于茂密,無人機的航拍無法捕捉到石塊的全貌,隻能拍到被遮蔽的局部圖像。
賴宇快速記錄下這些石塊的尺寸和位置,然後我們打算回去後用3D技術複原石塊的位置,試圖破解其中的奧秘。雖然現場的條件受限,但我們隐約覺得,這些石塊的排列方式或許是解開整個謎團的關鍵。
帶我和賴宇回到奇石旁,楚天和姚娟娟還在靜靜等待,時光似乎在緩慢流逝。随着太陽逐漸西沉,最後一束光消失在地平線下,奇異的現象終于出現了。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石塊表面,突然開始透出一層淡淡的光輝。光線十分微弱,仿佛是從石塊内部散發出來,若隐若現。
“你看到了嗎?”姚娟娟低聲問道,語氣中透出難以掩飾的驚訝。
“看到了,”楚天的聲音也有些激動。他迅速拿出相機,調整好角度,開始錄制這一神秘的變化。石塊上的符号在光線的映照下,變得更加清晰,像是某種古老的文字在微光中複蘇。
他們繼續觀察,發現這些光芒并非持續不變,而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緩慢地在石塊表面流動,像是在傳遞某種信息。石塊的邊緣也似乎在微微震動,但這種變化極為細微,難以用肉眼完全捕捉。
楚天和姚娟娟小心翼翼地記錄着每一個細節,心中充滿了敬畏與好奇。他們知道,這一刻的發現可能是解開這個區域曆史和秘密的關鍵。太陽徹底落下後,光輝漸漸消散,石塊再次恢複了平靜,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這一定是某種古老儀式的一部分,”楚天低聲說道,收起相機。“或許這些符号和光線的結合,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線索。”
“現在我們終于有了足夠的證據。”姚娟娟點頭,目光仍然停留在那些石塊上。
站在這奇石之間,我們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曆史厚重感。這些石頭不僅僅是自然的産物,它們承載着某種古老的秘密,而我們,似乎站在揭開這段曆史的門檻上。
“我們離真相不遠了。”我對大家說,目光凝視着眼前的奇石,心中充滿了探索未知的興奮與責任感。這一發現讓我感到震撼,也讓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謎團,而是涉及到深遠曆史和可能的重大秘密。面對這一切,我們知道解開這些謎團的責任和風險都大大增加了,但我們堅定地相信,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終将揭開一個被曆史掩蓋的真相。
回到楚天家,我們立刻将所有數據交給賴宇整理。賴宇快速地把記錄的石塊位置輸入到3D建模軟件中,随着屏幕上的模型逐漸顯現,我們的期待感也随之增加。數分鐘後,賴宇調整好最後的參數,3D圖像終于完整呈現在我們面前。
“這是一幅……虎圖騰?”賴宇驚訝地說,屏幕上顯現出由小石塊排列而成的完整圖案。石塊間的距離和角度似乎并非随意擺放,而是精确設計成了一隻虎的形狀。虎的姿态威嚴,雙眼仿佛在盯視着某個不為人知的方向。
我們被這突然出現的圖騰震撼了,這似乎不僅僅是自然現象,而是某種有着深厚曆史意義的設計。虎的形象在許多文化中都象征着力量和守護,難道這片區域曾經是某種古老儀式或力量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