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錢,顧緣就惆怅了。
現在的年代,一個鐵飯碗的職工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40塊左右,更多人一個月也才2,30塊左右,而小學一年的學費就要5,60塊不等,三個孩子,那一年的學費加上書本,書包,文具等,一年花銷就要在180-200塊不等。
她們家可是村裡的低保,沒有任何的收入,一個月低保可以領10塊,一年到頭也就120塊左右。
平時這些錢恰好夠她們姐妹四個生活,每個月能剩下1,2塊都是好的。
她記得上個月沒怎麼動錢,三個孩子也不買東西,穿的衣服都是村裡的叔叔嬸嬸們的孩子穿剩下送給她們的。
就像三寶身上的衣服還是二寶穿剩下的,二寶穿的是大寶剩下的,大寶穿的是她以前穿剩下的。
看着顧舟身上老舊的衣服,顧緣心中一陣酸澀,将她摟在懷中,對其他兩個孩子也一樣,摸着她們的腦袋,低聲保證道:“姐姐會讓你們上學的!一定!”
這是我的承諾。
........
這一夜,吃飽喝足的三小隻依靠在一起睡得香甜,顧緣卻是一夜無眠。
越到後半夜,她的頭腦更加清晰,直到外面的天已經開始微亮,她開始慢慢起身。
看了一眼依舊睡得甜美的三小隻,這才小心翼翼下床,來到房間的角落裡,小心翼翼拿出牆上一塊松動的磚頭,裡面赫然出現一個小匣子。
顧緣拿出小匣子,打開,裡面疊着一些錢,有一分,一毛,五毛,最大的面值也不過一塊。
顧緣數了下,一共十八塊五毛八分。
這是她們家所有的資産,還是以前顧緣的父母攢下來的一些,加上這一個月她省吃儉用才有這麼多。
不過........
就這點能幹哈........
連一個孩子一年的學費都交不起,更别說其他了。
若是在其他家庭,家中的錢隻夠一個孩子上學的話,他們一般會讓家中的男孩子上學,至于女孩子在他們眼中長大後都是别人家的,讀那麼多書又有什麼用。
顧緣最厭惡的就是這樣的偏心,或許跟小時候受到的環境有一定的影響。
她不僅要讓孩子們上學,而且是三個都要上學!絕對不會丢下任何一個人!!!
顧緣将她們家所有的财産小心翼翼放好後,為三小隻疊好被子後,悄悄出門了。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她要去山上看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
出門看了下天色,大概也就4點多左右,臨近夏天,白晝越來越長,不過4點多,天邊已經泛起亮光。
早上的長河村還帶着寒意,顧緣披上一件薄外套,拿着家中唯一的武器,砍柴用的斧頭,背着一個竹子編做的背簍就上山了。
她在鍋裡煮了稀飯,旁邊還有小菜等,大寶她們起來後自己會去吃早飯。
趁着這個時間她好好去看下有沒有賺錢的路子。
山上的路前期很好走,以前村裡人經常來這山裡,走的人多了,路就有了。
顧緣一路走,一路摘采些果子,不知不覺走到了小山深處。
前方的道路全是荊棘,很早以前,大山深處曾有村裡人走丢過幾次,後來村長就下了通知,不許往大山深處走,生怕再出什麼幺蛾子。
沒有人敢走到裡面去,前面的路就是一片荊棘,雜草叢生,幽暗不明。
顧緣盯着裡面看了好久,悄悄握緊斧頭,慢慢走進去。
作為曾經的生存狂人,她最熟悉最擅長的就是那種荒無人煙的大山和海島。
若是以前的她完全不帶怕的,甚至還帶着興奮,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的她隻是一個八歲的小孩,身體瘦弱,已經經常幹農活,力氣倒是不小。
但是再怎樣都改變不了她隻是一個小孩的事實,要是遇到危險,估計自身都難保。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她并不想進山都冒險,她若是出事了,家中那三小隻該怎麼辦啊!
那方翠花還對她們虎視眈眈,她絕對不能出事!
若不是上次偶然聽到村口的老伯閑聊時說到山上有一種長着長長胡須的藥材,以前有的人重傷快死了,就吃了點須就活了。
當時聽到這個顧緣的心思就活絡起來,她知道他們說的是人參。
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既為救脫扶危的良劑,亦為治療虛勞内傷之第一要藥。
從古自今,人參就是一味貴重的藥材。
很多地方的人也許聽到過人參的名字,但是沒有見過它的樣子。甚至還有人将其跟生姜搞混。
長河村屬于南方的,勉強算是靠近沿海地區,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長河村不遠處有個灣,名叫定海灣。
村中不少村民都是靠出海捕魚為生,這一帶土地也肥沃,一小部分以耕種為主。
因為地理位置還算優越,長河村算是小程鎮較為富裕的村子。
村子裡的人大多數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漁業上,對其他關注的相對少一些。
顧緣想着既然這樣的話,在那些人還沒有被人類探尋過的大山深處會不會有一些意外的驚喜呢?
若是運氣好的話,或許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
顧緣拿着紅色的粉末在岩石上做記号。
雖然她方向感很好,但是誰能保證不會翻車呢。
抱着孤注一擲的心情,顧緣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雜草中。
........
顧卿是三小隻中最早醒的,她看了一圈,顧緣的身影已經不見,也不吭聲,安靜爬起來穿衣服。
自己穿好衣服,刷完牙洗完臉後才去叫兩個妹妹起床。
被叫醒的兩小隻也不生氣,隻是年紀最小的顧舟癟了下嘴巴,似乎有些委屈,但是還是乖乖起來。
在她們去洗簌的時候,顧卿去了廚房,踩着小腳蹬踮起腳尖費力移開厚重的木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