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宋太公氣的如何憋憋囔囔,宋清卻是快活的很。
因為這麼多年,他終于找到了個能說的話人。
宋清在宋江是個小透明,這麼多年得到的評價最多不過“踏實勤快”,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才能,更不代表他甘于此。
宋清他……也是想要做一番事業哩。
隻是家中兄長們死的死,跑的跑,隻留下他一個在家中伺候老父,他看起來各方面都“平平”,所以最後隻能歇了萬般心思,專注種田。
隻是單種田,種了二十多年的田,宋清不得不承認哪怕再愛種田,這個田他也種煩了啊。
宋家是地主,自大宋開國以來後,世代務農。宋清雖然是個少爺,但是宋家的家風就是“你是老爺也得下地”,所以除了吃的好點,穿的好點,家裡跟普通農家少年沒什麼區别。成日裡和農夫一起下地幹活,甚至搶收時還得是個重要勞動力。
他熱愛田地,熱愛莊畝田地,但問題是,種出來的東西,他沒辦法安排,隻能在倉庫裡堆着。而種什麼東西,在哪些地裡種,他也受父親的管制,隻能沿襲祖祖輩輩都耕種的習慣種。
實際上久了,面上不說,但心裡總覺得無趣。
如今來了個人想買糧,宋清那叫個激動啊,當下就跟閻嬌嬌商量起來,“嫂子的鋪子有多大?打算賣哪幾種糧食?作價幾何?日常需要多少?是賣新糧還是陳糧?”
宋太公是個極端保守的人,早先又受過災,對糧食看管的很嚴,輕易不願意賣糧給人,隻在用錢時賣一些給糧商。這樣其實很被動,因為急賣時容易遭到糧商砍價,而家中日常無買賣經營,糧食存了一倉又一倉,銀錢上就容易不湊手。
如今是嫂子要開糧鋪,有哥哥撐腰,按照父親對哥哥一貫的态度,多半是要松口的,所以他就不問父親同不同意,直接問起經營來。
宋清問的仔細,閻嬌嬌也不是頭腦一拍就要開店的,之前做過思考,也回答的仔細,“究竟一個月需要多少糧,這個得經營三個月後下定論,如今隻能預估着來算。至于糧食成色,我打算開一家針對普通市民的亮點,所以中端,也就是普通百姓能吃的起的糧食作為主打,兼少量高端産品豐富産品種類。對了,我還想要進比較多的陳米陳面做開業活動。做活動的意思就是特價銷售,我打算比市場上的便宜一文,理由就是新店開業,後面還可以用東家有喜之類的理由來做,主要是為了聚集人氣……”
“糧食好辦,家中新米陳米,新面陳面都有好多,嫂嫂可以讓人先拉一批去試試。至于種類,目前咱們家是米少麥子多,小麥子主要有三種,本地的良種,我們去北方淘換的良種,以及還有西邊一種小衆的,産糧不太高,但味道極不錯的種子。嫂子不如多住幾天,我讓渾家把每種都做點,你嘗嘗口味?”
“那感情好啊。”
“至于其他主糧,大麥、粟麥,稻米、粳米都有一些,雖然不多,但供你開店應該是夠了。”
“家中有沒有養雞養鴨?有沒有果樹?”
“雞鴨各有一百多隻,不算很多,嫂嫂若是想要,可以讓人再多喂些。果樹不是咱家特産,隻有一座山頭……”
跟宋清聊下來,閻嬌嬌歎為觀止,這才對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有了了解……感情這麼些個農家莊子,真的是吃喝穿戴樣樣都有,從常吃的主食,到雞鴨魚肉,蔬菜瓜果這些副食都應有盡有,這麼個小片地上竟然還小作坊,據說産的麻布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