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女性工作者擁有56天的産假,然而,那個時候的單位并不象現在的公司管的那樣的嚴格,隻要在公司裡有些門路人緣好一些的,總能夠有法子拖得更長一些。
那個年代也和現在不同,孩子生下來後大多是由母親自己來帶的,出了月子之後就要靠自己照顧,和現在又是月嫂又是四個老的幫忙很是不一樣。
楊媽是個腦子活絡的人,她平時工作認真和領導關系也好,是以産假滿後她給領導送了些煙,繼續在家裡領着薪水帶孩子。
錢媽的情況也差不多,也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兩家的孩子在母親身邊不知不覺就長到了五個月大,年輕的母親們在這個時候開始了互相幫助。
錢爸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一個嬰兒推車,那個年代的男人掌握的技術很多,木工電工多少都會一些的,他尋了材料把嬰兒車修修補補再改裝一下,就變成了一個雙人的嬰兒車。
兩個母親一個做事一個就負責帶孩子,一個忙碌的時候另一個就會把孩子帶出去曬太陽。
嬰兒車兩邊各放一個娃,當中擺個橫闆子,錢媽是賣布的自然也就能夠在那樣物資緊缺的年代弄到便宜的布料,楊媽是個手極巧的人,打毛衣踩縫紉機對她來說都是小意思,反正兩個孩子一樣大又有人提供材料,做衣服時為圖方便直接就兩套一起做款式顔色一模一樣。
小寶寶穿的都一樣個頭也差不多,路人看到了總會以為是雙胞胎,各樣的誇贊可愛。
一個在外頭帶孩子曬太陽,另一個則會把孩子們的尿布收在一塊兒洗,那會也沒有尿不濕之類的,多是用舊了的床單洗幹淨剪成長方形,雖然麻煩一些,卻遠比尿不濕來得環保且透氣。
哪家有孩子最簡單辨别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家晾衣杆上有沒有彩旗飄飄。
孩子的生活很簡單不過是吃喝拉撒睡,曬了太陽回來就到了飯點。
随着小娃娃的長大食量也變得大了不少,楊佳的胃口不小,每天不喝到肚子歪過是不會停嘴的,然而,她也是個嘴刁的除了母乳其他的奶味制品一口不吃,錢媛雖然不時有蹭奶的機會,可錢媽的奶水量實在是太少,好在孩子在出生後憑出生證每個月有奶膏可領,連同楊佳的那一份全都進到了錢媛的肚子裡。
除去奶膏孩子也還需要其他的營養,這邊就要說一說蘋果了。
蘋果在現在并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一年四季想吃随時有,紅富士、嘎啦果、阿克蘇冰糖心國内國外的隻要有錢随時能買,可在八十年代初卻并不是樣樣都有的,想要買蘋果還得跑到靜安寺這邊,一般的蘋果二毛四一斤,這裡不免又要提一下當時的收入,以楊媽為例,她十八歲進單位先當學徒工資每個月19.84元,滿一年加兩塊錢,到三年學徒工做滿轉成正式工,這才有了30以上的工資,當然30以後也分兩種,一般輕體力工作30.64元重體力36元,那麼再倒推過來,可以想象當時蘋果的價格是何等的高昂。
所以蘋果并不是天天有得吃的,每周基本上能吃到一個就很不錯了,那會兒蘋果的種類也沒現在這樣多,普式的叫法分青蕉,黃蕉,紅蕉,說白了就是按皮色來分,大多會挑選黃蕉來買因為青蕉的太脆,黃蕉紅蕉都酥黃蕉卻要比紅蕉來得要便宜一些。
買一個蘋果切成兩半,拿個小勺子一點點的刮,刮出來後喂送給孩子算是補充适量的維生素。給女兒喂一口蘋果泥,錢媽有些為難地開口:“店裡催了幾回要我上班了,我嫂子懷孩子想讓我媽回去幫忙,以後還不知道要怎麼弄呢。”
“這還不簡單,你去上班把媛媛送過來,反正一個兩個我一樣帶的,”楊媽答應得爽快:“你放心上班就是了。”
“那真太謝謝你了。”錢媽雖早已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卻沒想到能夠如此的簡單,對于楊媽的爽快心裡也不是不感激的。到了晚上錢媽就把這個事和丈夫說了,錢爸笑道:“我早和你說了她是個爽快人心眼也好,媛媛交給她倒比交給你媽要讓我放心。”
“你這說的是什麼話。”錢媽聽了這話心裡一陣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