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電視機的事隻是一場小風波,但是,楊媽還是在下午錢家父母回來前關照孩子們這件事就此過去不要提及,并很是有技巧的暗示回私下自己開電視,回頭不讓她倆一塊兒玩了,又說明以後電視就看楊家黑白的。
小孩子是不懂裡面更深的門道的,隻以為是為了不讓她們亂動弄壞,楊佳怕錢媛不能和自己玩,錢媛也怕又被送到外婆家去,于是一個勁的點頭保證不說。
就這樣暑假過了一周,每天晚上錢媽查了女兒的作業考教功課,又細問她一天怎麼過的,覺得女兒和楊佳在一塊兒确實不錯,也就徹底放下心來,還搞了布料子買了不少東西送到楊家去。
進入夏天溫度越來越高,然而,所謂的高溫也就是二十八九的樣子,楊媽給家裡買了一台新的華升牌電風扇,這電風扇能吹風算不得稀奇,最讓人覺得稀奇的是它的燈,那燈晚上開了裡面就會變幻出各樣的顔色,楊佳看了很是好奇想破腦袋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問家長家長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她很是想要拆開來看看裡頭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可她也曉得自己還沒有那個本事,拆開萬一壞了就是一頓打。
是以,楊佳雖然好奇得要死,每每晚上開了燈看着那七彩變幻的顔色想半天,到最後連覺都睡不着,仍舊是被楊媽一頓訓斥晚上不再給她開燈了這才消停。
可那個時期的世界正不停的變化發展,各樣的新事物層出不窮,而孩子恰好也正處于對未知探求的時候,楊佳每天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這又是為什麼?想來是因為許許多多的孩子都有着這樣的過程,就有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
當楊媽給女兒從新華書店買來了十萬個為什麼還配給她一本簡易的新華字典:“有問題自己想辦法去查,這個是書這個是字典,字典你會用吧,你要自己去想去解決問題。”
楊佳不知道這是大家沒空應付她的問題而想出來的對付方法,她隻覺得媽媽給她買這個真是太好了,而錢爸也找出了他以前收藏的科技雜志甚至還有外國的UFO這樣正規書店買不到的,都是他以前在舊書攤子上弄的,也不在乎是不是幹淨拿給孩子們看,也不用她們看得懂就看看圖片當是好玩。
是以,楊佳和錢媛在做完了作業,又用完了規定的看電視時間後,就有了一個新的娛樂學着自己查字典看書,那時候她們也不過隻學會了拼音,字也是懂了部首真要查還是得有大家幫助,外婆早年也沒讀過書字也是在解放後掃盲班學的一些基本的,勉強能夠告訴她們一些她認得的,書裡的内容她也是不懂的,楊佳跟着媽媽學會部首查字後,其實是不看内容和意思的,因為那些她也還沒法看全,但是,她可以查到這個字然後知道它怎麼讀,再拿鉛筆标注音,再連起來讀句子以便閱讀。
這是一件說簡單卻也艱難的事,可她倆湊在一塊兒卻讀得津津有味,明明都是不明白的東西她們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更多的東西,也認得了更多的字。
而小孩子的文理科屬性其實在幼時就有體現的,錢媛更喜歡閱讀故事學習認字去理解字理行間的表達,楊佳則更喜歡探究機器是怎麼造的,那些航天飛機又是怎麼弄出來的。
不管怎麼樣孩子自己有事做大人也就輕松了不少,夏天的到來市面上的水果也多,楊媽每天跑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當然,家裡的瓜果也就少不了。
那會兒水果的種類沒有那樣的多,夏天最多的就是西瓜幾分錢一斤的黑皮瓜,還有新品種南彙的8424,都是很受歡迎的的。
楊佳愛吃西瓜有時跟着外婆去買西瓜,瓜販子會拿小刀切個小三角出來看,楊佳會急不可待的拿了那小三角的瓜來吃,那會兒西瓜雖然相對便宜但吃的時候也都是不浪費的,瓜皮總是啃得幹淨,有時候買着了厚皮的西瓜,外婆還會用小刀把西瓜深色的外皮去掉,再把西瓜皮切成條放到竹匾裡拿到外頭曬,等曬幹了再拿水泡一下拿出來晾幹或是用醬油腌,或是炒毛豆來吃都是極為美味的,所以,在幾十年後當韓國人拿着腌西瓜皮說是她們的傳統特色的美食時,楊佳忍不住又罵了一聲不要臉的東西什麼都要偷。
錢媛跟在後頭也吃了不少西瓜,因為家裡免費的西瓜多外婆有時候不耐煩切成片就會直接拿一個瓜對半切開,再拿兩個小勺子給她倆讓她們自己挖着吃,也不忘記說:“西瓜籽不能吞哦,不然以後西瓜籽在你們肚子裡面發芽,瓜藤從你們肚臍眼裡長出來你們就要死了。”
吓得兩個孩子一個籽也不敢吞。
挖西瓜和切開來吃是有不同的,兩個娃娃坐在半個西瓜前,頭一勺按着長幼來挖,錢媛雖然隻大了那麼一點,但從小受長幼有序的教育,楊佳還是會很耐心的等她先動手她才跟着弄,西瓜最中間的那塊無籽的肉也是最甜的,錢媛學着大人的樣拿勺子挖了一個圓,再拿了勺子把它分成兩半,大一些的她會讓給楊佳來吃,孔融讓梨兄友弟恭這類自小就聽的故事其中的道理也都是明白會照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