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過去用準備的手短杖撥開一看,發現竟然是一群小龍蝦伏在蘆葦叢的根部,有氣無力的吐着泡泡,就算是釣魚人撥動蘆葦叢,那群小龍蝦也一點逃的意思也沒有。
李嵩洋猜到了什麼,擡頭看向堤壩上的程松。
隻見程松對她揮了揮手:“李姐,那就是那窩小龍蝦,石工剛把它們給處理掉了,你看看沒問題吧!”
這次不用程松開口,李念就已經從釣魚人手裡借過網兜,穩準狠的一網下去,幾乎所有小龍蝦都被他這一網給端了起來。
李念立刻感到網兜那邊傳來的沉甸甸的感覺,因為腳下有些濕滑,就算下盤很結實的他也不敢造次,雙腳紮穩馬步,腰肩背同時一個發力,這才穩穩地将網兜給提了起來。
李念順勢将網兜裡的小龍蝦倒在了腳旁。
“嘩啦啦”的聲音中,李念腳旁的泥地上,就鋪滿了一層烏黑的小龍蝦。
雖然被李念如此粗暴對待,小龍蝦也仍然沒有多動彈一下,就連一向高昂的蝦鉗子都耷拉着,絲毫沒有鮮活魚蝦的生猛勁。
釣魚人随便提留着一個,就這麼拿起來了,不要說被夾,小龍蝦就連扭動一下的意思都沒有。
“這……死的?!”釣魚人并不知道誘蟲器的事,滿臉疑惑的看着李念剛倒下的第二網,不甘心的又提起來一隻小龍蝦,沒想到這第二網更不給力,直接就在釣魚人的手裡耷拉着,仿佛死了很久的樣子。
“謝謝你的幫忙,不過,這裡太危險了,希望你以後還是不要在這裡釣魚了。”李嵩洋跟釣魚人聊了兩句後,當先回到了堤壩上。
李念把網兜還給釣魚人,道謝後緊跟着李嵩洋原路爬了上來,剛站定,就發現李嵩洋站在原地發愣。
李念剛想問一句,視線移了一下,立刻就明白原因了:隻見前面幾米遠的地方,幾個直徑足有半米的灰白色圓球就那樣放置在地面上。
一陣輕風吹來,那碩大的灰白色圓球就立刻滾動起來,碰到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圓球立刻散了一地,變作了一塊塊密密麻麻糾結在一起的塊狀物布滿地面。
這些糾纏在一起的小東西,李念并不陌生,塊狀物表面那些半透明的翅膀和跟螞蟻很相似的身形已經說明了它們的身份:白蟻。
程松怕蟻球被風完全吹散,趕緊弄了兩塊石頭稍微圍了一下:“李姐,這是第一窩白蟻,它們已經失去行動能力了,如果你還需要,石工可以立刻把第二窩也像這樣處理掉。”
“不用了,小程。不,程老闆。”雖然隻是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但是李嵩洋已經對程松的誘蟲器心悅誠服:“你的誘蟲器我是要定了,不過,因為我有些程序要走,所以,如果可以的話,你能不能先把你手上的這台給我,好讓我用來做些例證?”
“這當然沒有問題。”程松的示意下,石大将誘蟲器收起,然後連帶着保護盒一起遞給了李嵩洋:“盒子裡有說明書,也有簡單的教程,李姐你隻要照做就可以了。”
李嵩洋将程松和石大送回他們自己的車旁,再三緻謝并交換電話号碼後,一腳油門就不見了蹤影。
看着風風火火離開的陸巡,程松不禁暗暗握了下右拳:看來這第二筆訂單是穩了!
在程松的感覺中,李嵩洋如此雷厲風行的性格和作風,加上對誘蟲器非常明顯的需求,就算她走流程需要時間,應該也不會超過兩天才對。
程松甚至都跟孟令合做好了發貨的準備,誰知道穩坐釣魚台的程松,卻一連三天都沒有接到李嵩洋的電話。
要說程松心裡面一點都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他很快轉念一想,上趕着不是買賣,反正本來就是意外之喜,順其自然吧,想到這裡,程松反而放下了心,繼續想辦法找誘蟲器其它的銷路。
程松很快打聽到,省農博會要在ZC區召開了,到時候全省各地的農業局代表都會齊聚一堂,而省内所有和省外一些農業相關的企業也都會帶着自己的産品參與進去。
程松感到這是一個推廣誘蟲器的好機會,他費了點工夫,搞到了農博會的一個展台。
就在出發當天的早上,還不到六點,廠區的甯靜就被汽車的引擎聲給攪亂了。
程松自從來到廠區住後,就已經習慣了早起,聽到聲音的他從窗口裡探頭看去,很快就發現了引擎聲的主人:一輛陸巡。
看着熟悉的車牌号,程松立刻朝着樓下走去:李嵩洋為什麼會在這個點找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