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月亮已經爬上了樹梢,月明天青。
肖玲執意回自己家睡覺,李秀萍攔都攔不住,埋怨道:“你這孩子,總是不願意在這睡,難道家裡還有什麼讓你記挂的?”
肖玲牽起大媽媽的手搖晃,小女兒的憨态顯露無疑,“你知道我的,好久沒回來,也想回家看看。”
“好,好,”李秀蓮無奈地笑了笑,還好肖玲不在家時,她也時不時去她家打掃一下衛生,為得就是防止她哪天回來,沒法住。
自她爸媽走後,肖玲頭兩年還願意在她家住,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就堅持一定要回自己家住,十來歲的孩子就那麼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家裡,看着怪讓人心疼的,現在可算長大了。
“晚上,天黑讓大爸爸送你過去。”
為了讓大媽媽放心,肖玲也不再推辭,乖巧的和陳國瑞道謝,便跟着他出了門。
她家其實離村長家不遠,也就走個十分鐘的樣子。
村裡泥路窄,一條蜿蜒小路隻能通過一個人,村長拿着手電筒走在前面,她跟在後面。
“玲玲,你如果有事就和我說,大爸爸能幫就會幫。”村長不放心的囑咐。
“嗯,嗯,我知道的,有事肯定不瞞您和大媽媽。”
“好。”
農村的夜晚,繁星閃爍,黑暗就像一層輕紗籠罩在村莊上,讓小小的村莊看起來神秘又美麗,樹上的鳥鳴聲,稻田裡的蛙鳴聲,還有草叢裡的蟲鳴聲,絡繹不絕,交織成一首獨特的醉人夜曲,連帶着空氣中那股青草夾雜着泥土的氣息都那麼沁人心脾。
到家後,村長看着肖玲打開房内的燈,才轉身離開。
肖玲站在門口,愣愣地看向室内的沙發、椅子、書桌……
室内昏暗的燈光照在陳舊的家具上,一切都是記憶裡的樣子,熟悉感撲面而來,兒時記憶裡的人卻再也沒有出現。
無法壓抑的孤獨如潮水般從心頭湧了上來。
肖玲站在那,看着眼前的景物,眼眶微微泛起了紅色,鼻頭一酸,眼淚霹靂巴拉地掉了下來,這麼多年了,她還是無法習慣家裡隻剩她一個人。
夜晚是孤獨可怕的,但是人卻總要被迫适應孤獨。
當敬業的公雞打出第一聲雞鳴時,村裡勤勞的人便起床燒火做飯,炊煙袅袅升起,與晨霧交織,人們忙碌的一天從這一刻拉開了序幕。
許是回到家,心情得到了放松,肖玲難得睡到了日上三竿。
當她到李奶奶家時,李奶奶已經煮好粥等着她了。
“我就知道你會過來,還沒吃早飯吧,奶奶這有粥,還有自己腌的小菜,來吃一點。”李奶奶熱情地招呼她。
“李奶奶,你怎麼知道我回來了?”肖玲随口問。
“今天一大早,國瑞過來看我時說的。”李奶奶笑容和藹,混沌的眼睛透出慈祥的光芒。
“您最近身體好點沒?聽說您前段時間生病了,您可要保重身體噢。”
“現在身體沒事了。”李奶奶聽到肖玲關心的話,心裡暖暖的。
“李奶奶,這是我買的小面包,松軟又好吃,您嘗嘗。”說着,肖玲從背包裡掏出一袋面包遞給李奶奶。
這次回來,她就買了幾袋面包和一點小零食,村長家昨天已經送過了,這是她專門留給李奶奶的。
李奶奶擺擺手,不願意要,她人雖然老了,但是心還沒糊塗,她知道肖玲剛畢業,一個人在大城市讨生活,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