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幾天時光轉瞬即逝,秦為和門中長輩、好友依次告别後便下山了。
山下,林之岚手中持劍,肩背行囊,頭戴鬥笠,依舊是那身熟悉的翠綠衣服,看到秦為後便作揖道“秦道友,不,應該說秦公子,接下來的日子就請你多多關照了。”
秦為回禮“林姑娘言重了,出門在外相互關照很正常。”
二人相視一笑,并無多言,秦為也戴上了鬥笠,随後踏上了路途。
養濟堂人來人往,人數衆多,從剛才的稱呼就能看出,他們不想引人注目,所以早就商量好了步行前往。
路上,二人各懷心事,默不作聲。
醫道修煉艱難,秦為不敢辜負師長期望,十分刻苦,導緻久未歸鄉,心中難免想念,如今有了機會,難免心潮澎湃。
不過想來他也是幸運,生在了這個時代。前人修煉講究的是不食五谷,斬斷塵緣,斷情絕愛,總而言之,前人以修仙為主。先輩們堅信着修仙這條道路。若是在以前,他是萬萬不可能再回鄉看望長輩的。
但有一日,突然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成仙之人和當時的歐陽家起了沖突,結果卻是慘敗,而歐陽家之人從未成仙,以凡人之軀勝過神靈。
這無疑大大動搖了世人遵循了好幾個時代的真理。
對此,人們各執己見。一方認為古往今來,飛升成功之人不在少數,自然也有強有弱,隻是勝過了一個罷了,證明不了什麼。
而另一方則認為修煉方向出了錯,他們查閱資料,發現成仙後的修士并不能掌控時間、空間和生命的力量,和曆史上的大宗師相差甚遠。同時認為飛升後的“人”也無法算是人族的一份子。
質疑的聲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數量與日俱增。于是當時的年輕一輩開始了對新的修煉之路的探索。
因為當時在東方修仙還是主流,為了突破這種局限,他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西方修士,他們發現,西方修士并不以修仙成神為目标,甚至生活上幾乎與常人一般——吃飯、睡覺依舊是常态,也會和無法修煉的家人正常來往,而在實力上,有些西方修士也強于成功飛升的那些天才。
他們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為此獻出了自己的一生,終于,他們向整個東方證明了修仙并不是适合人類的修煉方式,并開創了新的修煉方式,這種方法又經過了不斷地改良、完善,最終趨于完美,供後人修煉。前人雖逝,但他們的恩惠依舊潤澤後人…
……
二人到底是修士,腳程自然也非比尋常,普通人花一天也達不到的地方,他們還沒半個時辰便到了。到了計劃上的第一個地點後,兩人先去客棧定了客房,将行李安置好,一切完成後,秦為便前往當地的養濟堂,而林之岚則在此地閑逛起來。
養濟堂内,秦為輕車熟路地向負責人出示身份證明,并且登記了相關信息,而後就開始了工作。
其實養濟堂内的工作并不多,他主要幫忙整理藥材,收拾工具。幾乎沒什麼病人來就診。
畢竟養濟堂中的醫者是不固定的,醫術自然也是良莠不齊,其中還有些來學習的醫童,因此,一般能看得起病的還是會選擇去醫館請大夫,隻有極少數或得了疑難雜症的,或一時囊中羞澀,又或是個别原因的,才會來養濟堂。
秦為工作完成後,便坐着翻看他人留下的資料,學習經驗。
随着時間的流逝,太陽漸漸西沉,柔和的光芒灑向大地,秦為揉了揉幹澀的眼睛,将資料整理放好後,便向負責人道别。
回到客棧後,林之岚早就在那等候,二人吃完晚飯後便各自離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都大同小異,偶爾會來幾個病人,診斷完開好藥,秦為就接着幹自己的事兒。
這些天他和林之岚互不侵擾,幾乎沒什麼交流,不過畢竟受人所托,他偶爾還是會關注下。
林之岚不愧是這一輩的劍道代表,他每日清早剛出房門,都能看到林之岚練劍的身影,同時為了不打擾他人和引人注意,還布下了結界,使常人無法見聞。
除了将大半時間花在練劍上之外,林之岚在人際交往上也令他歎為觀止——她性格好、見識廣,無論男女老幼,她都能聊上一聊,不過短短幾日,周圍對她的稱呼就從“林姑娘”變成了“之岚姑娘,之岚妹子”之類的。
在逛完了這裡後,林之岚偶爾還會在養濟堂外等着他一起去吃飯。或和人聊着天,或買幾顆糖逗孩子玩兒,或找些别的事兒做。
“之岚姐姐!之岚姐姐!你練劍多久啦?”幾個孩子正圍着林之岚,叽叽喳喳地問着問題,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