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來便去了最開始想去的凡間集市。
行如往時那般熱鬧,入目琳琅,藍悠穿過人群,左看看,右瞅瞅,許久不來,又多了很多新鮮物,以前沒有見過的有趣事物,器物、遊戲都是新鮮物,像是域外來的,亦多了很多人,更多的是攤販,都是來做生意的。
周圍陣陣交談聲,各種買賣聲此起彼伏,講價看貨者都不在少數。
路過賣瓷器的店鋪,最外面一層的瓷器用擺台陳列起來,精巧樣式紋路細緻,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不由得多看幾眼,臉上露出喜悅被店家瞧見,見着她高興,連忙介紹着。店家聲情并茂勢從旁介紹,勢在必得般以為可以成功交易。
好看是好看,藍悠并不打算買,為了快速離開,便詢問了他價格,一聽到價格之後,嗯一下就有了拒絕理由,“你這瓷瓶是不錯,就是太貴了,要是便宜點,我肯定就買了。”邊說邊往後退,還連連擺手。
店家聽這話,不高興了,是不打算買喽,心煩吐槽,是付不起的人?嫌貴去别的地方啊,來我這做什麼,說貴,買不買都還不一定。
店家想促成這單生意,想挽留一下,忙道:“這是上好成品,貴也貴的道理。”
“那我不要了。”藍悠拒絕态度明顯,店家看着是無望了,要不放點血。
“哎,你這看了這麼久,說不要就不要了,這樣吧,頂多這個數,再少就真不行了,”店家伸出十根手指比劃道,略有挽留之意,最終還是妥協,同意便宜賣出。
藍悠作為買貨人因一點價格的不願變動而舍棄自己喜愛的物件,又因與店家的講價還價中,心抱希望而開心,老闆也不願錯失一單生意,這剛開門,今天的第一單可不能這麼廢了,少點就少點吧,沒虧就行。
最終藍悠還是買了,價格合理,品質上等,不虧情況下,綜合一個價格最終成交,藍悠還是給他一個開門紅,第一單中規中矩祝願店家生意興隆。
待藍悠走後,對面的攤主挪到他身側,和聲和他交談,在他的臉上打量一番,“她,你不認識呀,新來的?”
店主也是一臉懵。剛才過去的那個人是很有名的人?從他的語氣表情之中,感覺他對這個人是尊敬的很,他并非是裝傻,他是的确是不認識。
突然一刻心慌,看着自己鋪子上的東西,是惹到了不該惹的人?他可不想隻能止步于此。
要死也死個明白,還是問道。
“她,誰啊?你們對她那麼尊敬。”
他随口道:“月笙大人啊。”豎起一個大拇指,“我們這裡能有這麼繁榮,安居樂業,還沒有其他人過來搗亂,全靠她了。别看她是一位女子,我們這裡的人對她比那些男人更加尊敬之分。”
月笙大人!!!
“她就是月笙大人?”早就聽說這裡有一位月笙大人,他能來這裡做生意,就是知道這邊有她,這樣的大人物在此,加之人群聚集,買賣好做,他的第一買賣選擇地就選擇在此處。
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見到她,一下惱心,那我剛才豈不是——豈不是有眼不識泰山。
“你也不用擔心,大人她不在意,隻要不坑百姓,老老實實做事,不惹事,她是不會在意的,就像剛才,也沒有難為你不是?”
“那就好,要是知道她喜歡,就送給她。”
攤主連忙打斷,“千萬不要,你要是這樣做了,可能就不能在這裡賣東西。做買賣,給銀貝或拿東西換都是應該的,平白無故的給東西,反而會不高興,在這裡做生意的人隻要規規矩矩做好份内的事情就行。”
“這便好,多謝兄台提點,”慶幸剛才沒那麼做。
又來到一首飾小攤,攤主叫賣的價格,品相亦符合她的眼緣,挑選了幾隻給攤主算價,“這簪子我要了。”
“好嘞,一共六十銀貝。”
付完錢便把簪子别上,耳邊就傳來孩童向娘親撒嬌買糖,賴着不走的聲響。軟軟糯糯,口胡不清,時不時稍待尖銳,“娘親,我就要這個,我要吃糖葫蘆,”撒潑打滾都用上,旁人看着可愛又好笑,難忍低頭笑了幾聲。孩子母親執拗不過,便給他買了一串,小孩得到,收了叫喊,一手拿着邊吃邊笑,另一隻手被牽着,搖搖晃晃跟在母親身旁。
小孩子就是這樣,一點東西就可以開心很久。
這些人各種小心思與歡悅狀态相當煙火氣,各種狀态,藍悠盡收眼底,一點小心思都被看得明明白白。
見過和睦慈愛也有不少遊手好閑坐吃等死之人在街上橫行。
到了另一條街,就見有人蠻恨無理道,“你沒長眼睛啊,路你看不見,也看不見人啊,撞了人就想走?”提高音量道:“撞人應該賠償知不知道啊。”